精神健康︱3.7%中學生曾計劃自殺 中小學生須轉介評估率升至1.8%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三年疫情期間,中小學生失去正常校園生活,不論是身心、學業、社交等均受多到影響。根據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最新的健康評估數據,因心理及行為問題而需要轉介到健康評估中心、專科診所或其他機構的學生比率,由2018/19學年的1.1%,上升至2022/23學年的1.8%。

另外,中心於2022/23學年收集到訪學生的自我評估問卷顯示,在過往十二個月內有計劃自殺或曾試圖自殺的學生整體比率分別為2.8%及1.3%;當中中學生的比率較高,兩範疇分別為3.7%及1.6%。署方指,中心的醫護人員等已加強留意學生的情緒及心理健康需要,並會為學生提供個別輔導及建議。

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評估數據顯示,因心理及行為問題而需要轉介到健康評估中心、專科診所或其他機構的學生比率由2018/19學年的1.1%上升至2022/23學年的1.8%。(photo-ac)

衞生署今日公布2022/23學年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周年健康檢查結果。上學年共有23.3萬名小學生及9.7萬名中學生,到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接受視力、聽覺、脊柱側彎、心理健康及行為等方面檢查。數據顯示,因心理及行為問題而需要轉介到健康評估中心、專科診所或其他機構的學生比率由2018/19學年的1.1%上升至22/23學年的1.8%。

另外,中心於22/23學年收集到訪學生的自我評估問卷顯示,在過往十二個月內有計劃自殺或曾試圖自殺的學生整體比率分別為2.8%及1.3%;當中中學生的比率較高,分別為3.7%及1.6%。署方指,中心的醫護人員包括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已加強留意學生的情緒及心理健康需要,並會為學生提供個別輔導及建議。

戴眼鏡小一生升 20/21學年達15% 按年增4個百分比

此外,衞生署亦發現,學生的視力近年來有所下降,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需要配戴眼鏡的小一學生於2015/16學年至2019/20學年維持平穩在11%,於2020/21學年則上升至15%,並一直維持至2022/23學年。整體中小學生轉介至學生健康服務的視光師作進一步評估的比率,由2018/19學年的9.4%,升至2020/21學年的16.7%,升幅為7.3個百分點,2022/23學年則輕微回落至13%。

疫下中小學生超重比率增 一度超兩成

中小學生的超重檢測率則仍持續高企,中小學生在疫情前(即2018/19年度),超重比率分別為19.9%和17.4%,至2021/22升至22.1%和20.6%,其後在上學年輕微回落至20.5%和19.5%。衞生署指,新冠疫情期間,學校停課、網上授課、戶外體能活動減少,以及使用屏幕時間增多,增加學生超重、肥胖和視力下降風險,衛生署鼓勵學生培養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每天合共做不少於一小時中等至劇烈程度的體能活動,並保持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