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12款2匹冷氣機詳盡評測|分體式電費差距達27%+2大慳電秘訣

撰文:林勇
出版:更新:

消委會12款2匹冷氣機評測,分體式電費差距達27%+2大慳電秘訣|最新消委會針對市面12款「兩匹」變頻式分體冷氣機進行全面評測,發現即使同屬1級能源標籤的機種,實際慳電表現竟相差近三成。測試結果顯示,部分品牌雖標榜頂級能效,實際節能效果卻名不副實。

冷暖機價差懸殊 效能參差藏隱憂

此次測試涵蓋5款冷暖空調機與7款淨冷型機種,價格跨度令人咋舌。冷暖空調機售價介乎9,980至至20,580,相比淨冷機型的$9,888至$12,840,價差最高接近一倍。消委會特別指出,香港冬季相對短暫,家中若已備有暖爐或暖風機,消費者未必需要多花近萬元購置冷暖機。然而對於有長者或幼兒的家庭,安裝於高位的冷暖空調機既能節省空間,又可避免傳統暖爐的絆倒風險。

消委會12款2匹冷氣機詳盡評測|分體式電費差距達27% 2大慳電秘訣(AI製圖)

消委會12款2匹分體式冷氣機評測型號

+7

測試中最令人意外的發現,莫過於「1級能效」標籤背後的巨大落差。12款樣本雖全數取得能源效益1級評級,但深入分析製冷季節性表現係數(CSPF)後,效能差異竟達37.7%。表現最佳的機種CSPF值高達6.535,最遜色者僅4.746。以每年製冷180日、每日運作12小時計算,最慳電型號(大金 DAIKIN FTKP50MV1H)全年電費僅需$1,184,而而最低效機種(珍寶 General ASWG18CPTA)則需$1,630,十年累積電費差距可達$4,460,相當於半部新機價格。

消委會12款2匹冷氣機詳盡評測

+8

抽濕模式暗藏玄機 安全設計現隱患

針對香港潮濕氣候,還測試特別驗證冷氣機的抽濕效能。結果顯示在最大負荷狀態下,冷暖空調機的抽濕效果可達18%至31%,明顯優於淨冷機型的15%至24%。消委會建議用家潮濕季節可切換「抽濕模式」或調低風速,讓冷氣機內更多水氣凝結成水珠,提升除濕效率。不過測試亦揭發四成樣本存在「報大數」問題,4款機種的實際製冷量或供暖量未達聲稱數值,其中製冷量最大差距達2.6%,雖仍在國際容許的10%公差範圍內,但已反映廠商品控參差。

安全測試更曝露潛在風險,3款樣本(樂聲牌 Panasonic CS-RU18YKA、日立牌 HITACHI RAK-CH18CAK、樂信牌 Rasonic RS-U18YW)的電源線經100牛頓力度拉扯測試後出現移位,雖未構成即時危險,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致線路老化。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安裝時應確保電源線固定妥當,並定期檢查接頭狀況。

保養條款暗藏地雷 搭棚費成隱形成本

冷氣機作為長期投資,售後服務成關鍵考量,在調查時發現7款樣本(格力、三星、東芝、開利、樂聲牌、珍寶、樂信牌)、僅提供1年全機保養,與普遍3年保養期的機種相比,保障明顯不足。雖然壓縮機保養期多數長達5年,但有2款機種竟只提供1年保養(東芝、開利),消費者一旦遇上機件故障,隨時要承擔高昂維修費。更值得留意的是,續保年費差距可達1.4倍,最平$680與最貴$1,650之間,每年保費相差近千元。消委會特別警告,若分體式冷氣機的室外機需要維修,涉及搭棚工程費用通常需由用家自付,部分品牌雖提供附加保障計劃,但條款細節需仔細釐清。

消委會建議 2大慳電秘訣

消費者建議的選購,首先應比較同級機種的CSPF與HSPF數值,數值愈高代表長期慳電效益愈顯著。其次要按實際需求選擇功能,若家中已有供暖設備,可優先考慮性價比較高的淨冷機型。測試數據顯示10款樣本的實際製冷量超出聲稱值1.5%至5.8%(除了日立牌及樂信牌以外10款),反映這些機種的品質相對可靠,值得優先考慮。

日常使用亦有不少節能秘訣,第一、將夏季溫度設定在24°C至26°C區間,並配合風扇加強空氣循環,可減少15%耗電量;第二、定期每兩周清洗隔塵網,更能維持冷氣機最佳效能。同時建議善用時間掣功能,避免通宵長開冷氣,既能節省電費,亦可延長機件壽命。

總結

根據今次評測總結,如想選購冷暖空調機,「三菱重工」(#1)、「格力GREE」(#2)及「美的Midea」(#3)的製冷及供暖能源效率俱佳,同獲4星半總評;而淨冷型冷氣機則是「大金DAIKIN」(#6)、「樂聲牌Panasonic」(#6)及「開利Carrier」(#8)同獲4星半總評,3款的製冷能源效率俱佳,其中#6及#7的製冷能源效率更屬12款樣本中最高。若住所不宜安裝普通分體機,可考慮獲4星總評的「纖巧型」分體機「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