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DC25|專訪香港16歲科技新星 勇奪Apple Swift學生挑戰賽殊榮

WWDC25|專訪香港16歲科技新星 勇奪Apple Swift學生挑戰賽|在2025年Apple Swift Student Challenge中,全球350名獲獎者中僅50人獲頒「Distinguished Winner」頭銜,香港16歲中學生冼星朗憑藉心理健康應用程式《EmotionGalaxy》脫穎而出。這款結合AI、AR與藝術治療的創新作品,不僅展現本地青年科技實力,不僅為他贏得2025年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的入場券,更揭示了Z世代用科技解構情緒困境的獨特視角。
當全球350名年輕開發者在Apple Swift Student Challenge角逐時,香港高雷中學16歲的冼星朗同學以一款名為《EmotionGalaxy》的心理健康應用程式,摘下含金量最高的「Distinguished Winner」殊榮。這項融合AI辨識、AR沉浸體驗與藝術治療的創新作品,來自教室的星際靈感。
從校園壓力到星辰療程
「不少朋友曾確診抑鬱症。」冼同學在訪問中透露,開發動機源於自身與同齡人面臨的情緒困境。他觀察到,即便在香港,青少年因學業、家庭壓力產生心理問題的比例驚人,而傳統解決方式往往缺乏互動性。耗時百日、日均投入5小時打磨的《EmotionGalaxy》(已在App Store上架),正是將心理學理論轉譯為星際探險——使用者從呈現全球心理健康數據的SwiftUI介面啟程,逐步探索四大星球場景。
金星(Venus):結合Vision框架的「微笑檢測」功能,即時分析用戶笑容幅度。心理學研究指出,即便是刻意微笑也能刺激正向情緒。
藝術星球(Artistic Planet):導入PencilKit壓力感應繪圖與自訓練CoreML模型,識別花朵、樹木等象徵療癒的圖案,呼應藝術治療理論。
海王星(Oceanus):透過ARKit投影3D星球,引導用戶同步呼吸節奏緩解焦慮,RealityKit框架確保虛實空間無縫整合。
仙女座(Andromeda):運用CoreML文本分類分析情緒日記,提供即時情感支持,強化「負面情緒只是暫時」的心理暗示。
離線AI突破限制
有別於多數參賽者依賴雲端大型模型,冼同學採用Apple原生Machine Learning框架,自行蒐集數據訓練離線AI。「例如繪圖識別模型,當時樹木的訓練資料不足,辨識準確度一度卡關。」他笑稱,最終靠反覆優化數據集與手動調整演算法突破瓶頸。
WWDC25前的下一步
獲獎後,冼同學將於2025年親赴WWDC與全球開發者交流。問及未來計劃,他表示短期將專注優化《EmotionGalaxy》,「呼吸訓練的AR互動流暢度仍可提升」;長期則希望結合數理專長,投身科研領域。
「心理健康不該是禁忌話題。」這位兼顧程式開發與校際數學建模比賽的學生強調,科技能讓療癒過程更「可觸碰」。隨著WWDC2025臨近,冼同學的創新思維,正為香港青年科技力寫下新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