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甫|楊家太極第三代宗師 大器晚成廣交同道傳揚太極

撰文:公相君
出版:更新:

楊澄甫(1883—1936)是楊家太極第三代宗師,出生於北京太極名家。他的祖父是楊家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而他的父親楊健候及伯父楊班候,亦是一代太極拳名家。按照一般武林故事,楊澄甫必然是幼承庭訓,在師長教導下進步神速。但現實是,直至30歲前,楊澄甫都未有對家傳拳法下過真正苦功。

大器晚成:30歲後方發憤練功

按照流行講法,楊澄甫首次公開授拳是在1912年,當時他已年屆29。身為楊家太極嫡傳弟子,他基本上掌握了楊家太極所有套路,包括大架、小架,以至刀、槍、劍等各類兵器。然而,若果想學習更高階的散手或粘沾功夫,就只得去楊府內跟楊健候請教。蓋因楊澄甫自己,還不具備相關條件,而這亦成他們父子之間的一個心結。

5年之後,楊健候病重。在病榻上,楊健候狠斥了楊澄甫不求上進,他朝若在比武時有所閃失,就令楊家太極威名掃地。楊澄甫驚聞此言後,痛定思痛,立誓發憤用功。他以每月6個大洋的價錢,僱了一名身強力壯的大漢作為「人樁」,用他來練習太極拳的推手及發勁。楊澄甫又找上不同門派的武師試手,以此磨練自己的功夫。經過一番苦修後,楊澄甫技藝大進,發勁時愈來愈得心應手。

吳鑑泉(1870-1942),本名烏佳哈拉‧愛紳,滿族人。師承其父吳全佑,尤其擅長柔化,以此創下了吳式太極拳,在上海、廣州、香港等地都享負名聲。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HWPoOu

不過,楊澄甫卻仍未滿足,他想找一個真正有實力的同道,去驗證自己所學。最後,他在北京天壇處找上了吳家太極創始人——吳鑑泉。吳鑑泉本身從學於楊家太極,經自己改造後,又創出了善使柔化的吳式太極拳,以他來試手再適合不過。在數輪推手換勁後,吳鑑泉認可了楊澄甫的功夫,楊澄甫亦終於知道自己技藝力大成了。

廣交同道傳揚太極

+1

從此,楊澄甫開始來往於各地,完整地教授楊家太極體系。他又借機結交各派武林同道,互相切磋學習。通臂拳名家張策(1859-1935,號稱「臂聖」)、內家宗師孫祿堂,便為楊澄甫的結拜兄弟。而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亦與楊澄甫交好,他曾推廌楊澄甫擔任國術館教習,可惜楊澄甫因事忙而未能成行。之後楊澄甫在杭州落腳,並在當地國術館擔任教習一職。

在任期間,國術館內不同派別的武師,經常借故找楊澄甫切磋,亦有不少外地登門挑戰楊澄甫。憑藉一身精湛武藝,楊澄甫不僅成功守著了楊家太極名聲,更招收了一批慕名而來的弟子。他們日後,大多都成了楊家太極的中興之臣。楊家太極,也慢慢成為了太極拳流派中,最廣為流傳的一支。

著書推廣楊式太極拳成經典之作

1931年,楊澄甫出版了《太極拳使用法》一書,詳細介紹了楊式太極拳的練習及應用方法。往後數十年,此書一直被奉為楊式太極拳的經典之作。不少國術家如姜榕樵、顧留馨,皆有借助此書發展楊式太極拳,為日後太極拳的普及工作埋下了種子。

不幸的是,楊澄甫未及見證楊式太極傳遍天下的一刻,便率先撒手塵寰。1936年,楊澄甫在廣州法學堂授拳期間病逝,終年53歲。關於他的死因,流傳多種說法。有指他是練拳不當引病,亦有指他是生活習慣不佳。更有言他是跟人比武時受創,留下了內傷。然而,無論何種說法為真,都無損楊澄甫畢生英名。

時至今日,楊式太極拳經已傳遍天下,習者無數。由國家體委大力推行的24式普及太極拳,正是以楊式太極拳作藍本。至於楊澄甫親手訓練出來的弟子,如崔毅士、傅鍾文、鄭曼青、李雅軒等,全都是獨當一面的宗師。

武圖App2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