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江:西北軍將領兼中央國術館之祖|民國政客的武術世界(五)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今天要介紹的名家有些特別,他並非全職武術家,卻對中國武術貢獻甚多。上星典提及的「南京中央國術館」,便是由他出任校長。現時互聯網上,仍能找到他的太極拳演示片段。
他就是著名西北軍將領——張之江。

▍軍旅生涯

張之江(1882-1969),字紫瑉,號子茳。由於他信奉基督教,故又有教名「保羅」。他出生於河北鹽山一個農民家庭,自幼跟隨祖父習武讀書,成年後於東三省的「講武堂」畢業,展開軍人生活。他在遼寧新民府駐守期間,認識了馮玉祥(1882-1948)。兩人雖然供職清廷,但在辛亥革命後卻參加了反清的「灤州起義」。

其後馮玉祥得到內姑父陸建章的提攜,於短短兩年間就從營長升至旅長。而張之江則仕途平平,於是他在1914年投靠馮玉祥,成為其得力助手。1924年,馮玉祥等人發動「北京政變」,其後他任命張之江為察哈爾都統,主理西北軍務。

1926年,馮玉祥通電下野,並赴蘇聯考察。張之江代其統率西北軍。同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及直系吳佩孚在南口進攻,打得西北軍團節節敗退。馮玉祥唯有從蘇聯返國,親掌大局。而張之江則因為心力交瘁,患上重病而只得退居二線。但正是這個機緣,讓張之江開展了人生另一個使命,那就是傳揚國術。

延伸閱讀:

蔣介石身邊的八極拳太極拳高手|民國政客的武術世界(一)

周恩來早年也曾學習八卦掌?|民國政客的武術世界(二)

▍開辦中央國術館

+1

張之江素來就非常重視部隊的武術訓練,規定旗下士卒必須研習拳術、劈刀、刺槍、體操四個項目。而據聞張之江染病後,其護衛余國棟教他太極拳,很快回復了健康。他由此更加認定武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並向中央政府申請將武術正名為「國術」,以突出其民族內涵。

1927年,張之江開始籌劃一所全國性的國術館,最終在翌年3月正式成立,地點設在南京西華門。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南京中央國術館」。張之江順利成章擔任館長一職,而曾經跟他兵戎相見、外號「劍仙」的將領李景林,則出任了副館長。

早期的中央國術館分為「武當門」(內家拳)和「少林門」(外家拳)兩大體系,結果卻引起了雙方的激烈爭執。張之江隨即決定,改以教務處取代兩門劃分。其後他東渡日本參加「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東遊感想錄》一書。他在書中明言「國內宗派門戶之見,為害學術進步,甚深且巨」。要振興中國武術,就必須借鏡日本武術的發展路徑,盡早破除門戶之見。

1928年10月,中央國術館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國術考試,內容囊括套路、散手,乃至「三民主義」等。是次考試不僅在全國掀起了武術熱潮,更為武術界培養了大量師資。抗戰前後的武術專才,便大多出自南京中央國術館。

延伸閱讀:

漢奸武痴褚民誼 精通太極拳角力騎射|民國政客的武術世界(三)

許世友:共產黨少林俗家弟子將軍|民國政客的武術世界(四)

▍轉型與出使

+1

雖然中央國術館的發展蒸蒸日上,但由於中央國術館隸屬國民政府,不歸教育部管轄,所以很多畢業生都不能進入學校從事國術教育工作。其後因為社會欠缺體育資源,張之江把握機會改組成立「中央國術館體育傳習所」,並在1933年開始招生。之後又在1936年,改為「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

與此同時,張之江被政府派往歐美各國考察,並曾率團去到南洋各國宣揚國術。而要數到影響力最大的一次出訪,自然是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當時中國代表團獲邀在開幕式上進行表演,主題正是中國武術。張之江與一眾團員的傑出表現,讓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更被譽為「中國武術走向國際體壇第一人」。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從南京遷出,輾轉抵達重慶。而張之江則重投軍政事業,並在國共內戰期間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員。其時國立體專的所在地天津,已經被解放軍接管。國立體專在翌年被併入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體育系,結束歷史任務。

至於張之江濃厚的國民政府背景,卻沒有為他造成太大障礙。1954年12月,張之江出任政協全國委員會特邀委員,並參加了第二屆全國政協會議。毛澤東亦曾致信予他,對其愛國熱忱表達敬意。

1956年2月,張之江在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上發言,提出自己對中國武術的見解。同年秋,國家體委在北京舉行全國武術表演,張之江應聘為總裁判長,繼續傳揚武術。

1969年5月12日,張之江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終年85歲。

重溫李小龍十大經典金句︰【點擊圖片放大觀看】

+8

包括香港在內,現時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術愛好者,嘗試重塑大槍技法。他們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錄》。點擊圖片,觀看香港八極拳協會盧韋斯師傅的示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