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國術」的緣起 當下跟「武術」到底有何分別?|說史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及至近代又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曰「國術」。久而久之,「國術」就跟「功夫」、「武術」等符號趨同,甚至被視為「傳統武術」的代稱。

既然兩者的意思一樣,為何當初又要創造出「國術」這個牌頭,並指令各地的武術組織沿用?在武術文化以外,它還有甚麼政治與歷史的涵義?

由民間體育到「強國強種」

中國的武術文化早在戰國年間便已經出現,當時被稱為「技擊」,意謂在戰場使用的攻防格鬥之術。後來武術的技法慢慢流入民間,並增添了文娛藝術的元素,故在漢代又名「武藝」。

至於「武術」一詞,則是出在南朝太子舍人顏延之的詩作《皇太子釋奠會》,其中有言:

大人長物,繼天接聖。 時屯必亨,運蒙則正。 偃閉武術,闡揚文令。 庶士傾風,萬流仰鏡。
南朝顏延之

故此,武術的內容從來都不止於拳腳搏擊。而隨著時間推演,武術文化亦愈來愈偏重民間發展,官方組織很少對它進行過整合或宣傳,反是採取一種近乎貶斥的態度。這些因素合起來,就令到「武術」的定義長期處於混雜狀態。

及至清末年間,上流社會對武術的觀念開始改變,梁啟超便曾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寫過一部《中國之武士道》。該書提到中國的武俠文化自古有之,他們的道德價值觀亦與主流思想一脈相承。透過學習武俠的行事準則,國人將可文明精神、野蠻體魄。

在這種新思想的主導下,武術不再被視為下三濫的民間玩意,反而跟「強國強種」的民族願景日益扣連——「國術」一詞便是由此誕生。

按照武術史學者楊祥全先生的考證,「國術」這個稱謂最早見於1918年,當時的「上海第一公共體育場」設置了一個「國術部」。翌年,四川省又創辦了「重慶冀蜀國術館」。1920年,大東書局出版了武術學者吳志清所著的《科學化的國術》,象徵著「國術」逐步進入公眾視角。

+1

當然,真正令「國術」成為社會共識的人,還是要數南京中央國術館張之江。他本是西北軍方將領,曾因患病而半身不遂,卻在習武後痊癒。自此,他認定練武可助國人除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實現「強國強種」的宏大夢想。他向國民政府申請成立「武術研究館」,並呼籲將「武術」改稱為「國術」。

最終,在他的軍政盟友協助下,南京中央國術館於1927年11月創立,「國術」正式成為了官方用語。此後,但凡由南京政府管理,或以中央國術館為藍本的武術機構,便大多沿用「國術館」的銜頭。而民眾則日漸將「國術」與「武術」等同,至今未變。

政治與歷史的產物

縱上所述,若果要嚴格遵從「國術」的詞義,那它就不只是一項文化活動,而是在特定時空下的政治及歷史產物。首先,它必須包含著「強國強種」的社會願景,而這個「國」又特指「民族國家」(Nation State),並不是單純是文化意義上的中華民族。

在具體操作方面,它是要建立一個類近於日本的現代民族體育系統。事實上,當日梁啟超所撰的《中國之武士道》,本就是啟發自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所以「國術」不獨是一個體育概念,更是一個教育體系。翻開中央國術館的教程,便能發見它涵蓋了拳械套路、摔跤、射箭,乃至各種傳統武術知識。而一些與武術有間接關係的體育項目,如彈弓、踢毯、槓子等,亦同樣囊括其中。套用內地學者馬明達教授的話:

國術是一個綜合概念,是國民政府對民族體育……的官方稱謂……張之江所倡導的國術,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運動項目,而是一個以徒手與器械的格鬥競賽為核心的民族體育體系。
中國學者馬明達

總結來說,「國術」與「武術」的最大分別,是前者並不屬於文娛活動;它帶有明確的國家意識,要為社會培養出一班既能「保家衛國」,又能傳承民族文化的「新國民」。

在這個內涵底下,國術界的運作便很難擺脫政府。一則,政府掌控著對民族國家的最大闡釋權。換句話說,國術要服務的「國家」,基本上就是當時的政權。二則,國術教育所需要的資源,包括教材、器材、師資、場地等,全部都牽涉龐大的財政成本。除了上流社會之外,民間很難具備相應的辦學條件。

因此正如上文所述,民國年間的大部分國術館,如中央國術館、兩廣國術館、山東國術館等,全是由軍政精英出面籌辦,再交予不同的武術宗師打理。從這點來講,「國術」的定義似乎還應該加入「政府主導」一環。

昔日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10

既然「國術」與「武術」之間存在著明顯界線,那現在的問題是:當下是否仍然需要堅持兩者的本義,讓它們不致混淆?而「國術」所追求的目標和價值觀,又是否繼續適用於今天的社會?對此,筆者秉持一種較為開放的態度。

誠然,以國家為軸心推廣武術,可以更快地讓國民體認到它的時代價值,也能令武術的訓練得到監管,減少害群之馬出現的機率(其實這點還需商榷)。然而隨著歷史和政治格局的變動,對國家的理解亦漸趨多元,民族國家與政府的關係也未必如過去般緊密。如果勉強將「國術」停留在最初的定義,恐怕會造成武術界的誤解甚或分裂。

其次,雖然「國術」與「武術」本質上並無高低之分,純粹是發展方向與營運模式的差別。但得到政府與其他名流支援的國術,顯然會佔據更大的話語權,而各流各派的習者,亦可能會就著國術的銜頭發生爭執。按《逝去的武林》作者李仲軒先生憶述,形意宗師李存義便曾經在某次訪問中提到:

武術者,強身健體,國術者,保家衛國,可稱國術者,形意拳。
李仲軒《逝去的武林》:唐門舊憶三 五台雨雪恨難消

結果這句話旋即引起很多人不滿,以為李存義是要將「國術」稱謂壟斷,紛紛跑上門要求與他比武。

這個故事孰真孰假,現時無從判斷。但它確實從側面反映出,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國術館必然會對不同流派有所取捨。倘若「國術」一詞繼續帶有政治意味,那同樣會加速各大流派的敵視。如果我們真想重塑「國術」的教育體系,或將之與「武術」保持一條涇渭分明界線,這些問題不得不考慮。

武術套路競賽的歷史

+7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政府為武術運動制定政策,既希望繼續發揚傳統武術文化,同時亦想加強推廣武術的健體及藝術功能,以此跟西方的競技體育(如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舞蹈等)接軌。由是者,傳統武術中較為普及的套路訓練,就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表演賽事,並在1957年被國家體委正式列為比賽項目。

1959年,第一部《武術競賽規則》出台,為套路競賽的發展方針定調,即所有規則設計都要符合「難度大、質量高、形象美」的藝術原則。往後數十年間,《武術競賽規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修訂,例如在 1996年的版本中就增設了「創新難度動作」的加分。至於2003年推出的試用本,更刻意將難度分值調至3分,進一步提升高難度動作所佔的比重。而比賽的主旨,亦從「難度大、質量高、形象美」轉變成「突出競技特色、提高藝術特色、鼓勵發展創新」。

可以說,雖然套路競技的歷史不算長,但其變動與發展卻不比其他傳統武術遜色。為了宣揚並協調包括套路競技在內的中國武術賽事,國際武術聯合會(中文簡稱:國際武聯;英語: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於1990年10月3日在北京成立,並在2002年被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

參考資料

中國武術—中國文化研究院

楊祥全。2013。《津門武術》。中國內地: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明周、中華國術總會。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

武圖App2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7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