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志剛:香港洪拳武館演變 從天台、唐樓、公園、工廈走到線上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在過去的周末,三聯書店(香港)舉行了「以武會友:香港洪拳武館導賞團」,引領一眾參加者走進隱沒於工廠大廈的洪拳武館,邀請到「武藝館」創辦人麥志剛師父及《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作者麥勁生教授分享香港洪拳武館的演變故事。

活動開始,由麥勁生教授簡單闡述現今中國武術的歷史,從明代以前武術文獻稀少而龐雜的景象說起,及至明代軍旅武術著作出現及民間武俠小說興起,乃至清末民初新文化運動對傳統國學文化大肆批判。與此同時,在強國強種的歷史氛圍中,武術受到新的關注,由此開啟中國武術轉型的嘗試,新的體制、新的組織、新的論述從而產生。

欲了解近代中國如何重塑武術史,可參看:《書展2022|麥勁生論近代中國如何重塑武術史 各新嘗為何遭挫敗?》

麥教授指出中國「一拳一館」,即一間武館學習指定拳術的武館方式,主要發展在十九世紀中葉。由於香港獨特的歷史地理背景,它在中國武術史中從不缺席。戰後香港武館林立,彈丸之地遂一度成為武林重鎮。

麥教授不單為歷史系教授,有歷史研究的功底,多年以來更跟隨麥志剛師父學習洪拳。為了讓大眾從武術了解香港社會文化變遷,他邀請麥志剛師父帶領參觀其創辦的武藝館,講解洪拳的發展與流變,暢談香港武館文化。

香港洪拳武館:從天台、唐樓、公園、工廈走到網上

麥志剛師父現年七十歲,習教林系洪拳逾半世紀,師承陳志強。在他年輕的時候,正值香港武打電影熱潮高峰。麥師父二十歲開始習武,最初先學習詠春,後來跟隨陳志強師父學習洪拳,親身經歷香港武館文化改變。

他憶述當年不少師兄弟都會練習至夜深,甚至番在武館中留宿。初時麥師父不明原因,後來拜師後才明白到,師父在初級習者、未入門弟子尚在的時候會刻意「留一手」,及至夜深只剩下少數弟子時才會傾囊相授。

舊日武館分布香港各區,由於資源所限,不少武館坐落在唐樓天台,成為「天台武館」。不過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天台武館」逐漸被政府取締。當中有些師父選擇租用商住唐樓單位,繼續在唐樓經營武館。有些師父則走進地區組織場所、學校、工會、治安機構任教。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唐樓價格租金日益上升,迫使部份師父得另覓其他地方繼續傳授武藝。

2002年,麥志剛師父結束工作從中國大陸回到香港,當時有徒弟建議他開班傳授武藝,但他心想:「現在哪有人還學習中國功夫?」後來他得知葉準師父在沙田大會堂附近教班,好奇之下便前往探看了解。當麥師父見到現場習武人數竟多達數十人時,他便決定研究自己開班的可能性,四出到處尋找合適地方。於是,麥志剛師父在2004年轉為全職傳授武術,在體育館、公園等,一星期每天遊走不同地方開班教拳。

機緣巧合下,麥志剛師父在2015年認識到來港追尋功夫夢的英國人Bey Logan,使他的授武生涯發生轉變。

Bey出身於英國,年少時受李小龍影響酷愛中國功夫電影,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隻身來到香港,從完全不懂說廣東話、由零開始發展自己的功夫製片事業。一天,朋友見到Bey在體身室獨自習「工字伏虎拳」後,便邀請他到公園去跟麥志剛師父學習洪拳。初時Bey對麥師父不以為然,但隨著相處時間漸久,他被麥師父毫不藏私、不吝指教的態度吸引,決定拜入麥志剛師父門下。後來,Bey更幫助麥師父在長沙灣開設武館。

昔日一些武術門派守舊,不時自以為自己門派是「最強」,小看其他門派或武術,不同武術間甚少交流合作。麥志剛師父卻認為不同武術各有特色、優缺,理應互相包容了解。因此,麥師父跟另外3位師父輪流在「武藝館」傳授各自的武藝,當中分別有詠春、八極拳、八卦掌及泰拳,更鼓勵學生嘗試參加其他師父的練習,加強交流。

2020年以來,學校、武館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被迫關閉停課,香港武館更從現實走轉移至線上。麥師父也不例外,他在Bey的協助下開辦了網上武術班,定期以webinar廣授洪拳武術,並與各地各派名師交流協作,創造全新機遇。「不少外國人對中國武術非常感興趣,他們雖然有自己的主業,但卻願意花時間了解中國功夫。」麥師父分享道:「亦有一些移民外地的香港人,身處外地想繼續練習中國武術,卻又不想跟外籍師父學習,最後便選擇網上跟我打拳。」

香港武館文化源遠流長,然而香港社會轉變必然對武術發展帶來衝擊,武林宗師同樣要面對營生和不同的現實問題。中國武術在現代社會中要繼續發展承傳下去,無可避免地需要作出改變。從麥志剛師父師傅的分享中,大家或許能認識到當下香港武館的另一種生存方式。

武圖App2

【形意拳共分有十二形,不曉得大家能否盡數?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7

八種太極發勁方式,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