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名牌手袋=虛榮?二手精品店主:奢侈品的作用就是拉開階層差距

撰文:深圳微時光
出版:更新:

Lily從2016年開始做二手奢侈品生意,她在深圳後海有一間名為「舊時光中古」的氣派店面,她的二手奢侈品推廣賬號,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擁有數十萬的粉絲用户。她接待了大量的客人,其中9成以上為女性,有人來賣,有人來買。她的生意,也是觀察慾望,階層,男女關係,性別權力的窗口。

奢侈品,曾讓葉子經歷過不少掙扎。讀大學時,家境普通的葉子渴望擁有一件名牌包,有了,才能跟室友、學長學姐説得上話,出去玩才不會被上海人陰陽怪氣。工作以後,葉子的困擾來自現實壓力,男友認為,應該送她一個奢侈品包,這樣出門「顯得他有面子」。男友的同事會跟他灌輸一個觀點——「男生的價值,體現在他是否有能力給女生買好包包上」。女性意識覺醒的葉子,認為這種觀念非常荒謬。

以下為Lily和葉子的講述:

「給女友買奢侈品,是男性價值的體現」?

Lily :

前段時間,一個女孩來我們店裏,她要賣掉一對對戒。對戒買後不久,她跟前男友分手了。跟我們店長南南説起這段感情經歷,女孩子痛哭流涕,傷心的呀!當初兩人買對戒,錢還是女孩出的。唉,這種男的,真的是不太行。我們店裏主要賣包,奢侈品牌的珠寶、衣服、鞋子,佔不到10%。像對戒這種寄託了感情意義的東西,二手其實不太好賣。誰談戀愛買二手對戒,二手,那肯定代表一手主人感情崩了嘛,意頭不怎麼吉利。我們接了,也只能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一些拿來做配飾玩兒的客人。1000個人客人裏面,可能只有1個男的。這個男的買包,十有八九也是拿來送人的。但是我也很奇怪,很少有男的主動提要求,不會要求配件齊全(發票、包裝盒、包裝袋均在),不會要求「必須全新」。他們傳遞的意思就是,二手也可以, vintage 也可以,二三年前的包也可以。你也搞不清楚,男生是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懂,還是不上心。我想上心的話,他還是會去主動做點功課的。

很用心的男生我們也接待過。前一陣子,一對情侶來看一款售價接近4萬的包。兩人猶豫了兩個月,男生陪着女生做足了各種功課,去香港、澳門的專櫃看了,去廣州的中古店裏看過,都沒找到合適的。女生在我們店裏,選中那款包後,還是有點糾結。男生就在旁邊説,我給你做了那麼多攻略了,實用性什麼都給你列好了,喜歡就入手吧,女生這才買了。所以,還是有很貼心的男生的。做這一行,也會碰到個別女孩子,會同時讓幾個男性,送她同一款保值度比較高(回收價格較高)的包包,然後只留下一個,再把其他幾個賣掉。

同場加映:儲蓄|15K打工仔1年無痛存6萬 5個懶人儲錢法 擺脫月光從此財自(點擊放大瀏覽)▼▼▼

+7

葉子:

跟男友在一起後,我又一次因奢侈品而困擾。上一次是在讀大學時。同宿舍的同學,陸陸續續都擁有了名牌包包,那種渴望,是不自信帶來的虛榮心——「必須得有一件」。有了,才能跟室友、學長學姐説得上話,出去玩才不會被上海人陰陽怪氣。

跟他談戀愛後,奢侈品這個事情,對我是一種現實的壓力。他在互聯網行業,收入高,同事都穿名牌。互聯網行業好像也有他們的消費特徵——「我不講究穿,但是大家都買這個牌子,我也就買了」。我第一次跟他逛北京的SKP,,還是APM的時候,不好意思,我對這些分不太清。那是我頭一回逛高端商場,每個店都是我不理解的貴,他買了一件T恤,打折後2000多塊,我在他刷卡時都愣住了,他很自如,還慶幸自己撿了漏。我在紀錄片行業,剛畢業時月薪四千多,現在也就八九千,這個收入在北京生活並不寬綽,所以我一直比較節省。我的很多衣服是從二手網站上買的,夏天的連衣裙一般不會超過100塊。他總覺得我的衣服有點土,或者質量不太好,總想給我買「穿得出去的戰袍」。

在辦公室裏,他的同事也會跟他「灌輸」類似的觀點,比如男生的價值,體現在他是否有能力給女生買好包包上,他一直覺得,應該給我買個奢侈品牌的包包,這樣出門也顯得他比較有面子。其實工作以後,我對奢侈品已經祛魅了,也充分接受了自己就是個「窮人」的現實。可男友這樣一直唸叨,給了我很大壓力,我不想花他的錢。這期間,他拉着我逛過很久的包包店,最後我在二手平台上,花400塊買了個輕奢品牌的包。他提出給我買個更貴的,被我拒絕了,大可不必嘛。其實,這包連奢侈品的邊兒都探不上,買這個,完全是因為他。我平時背帆布袋,他認為我需要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包包」。買了以後,因為實在用不上,我又把這個包掛在了閒魚(編按:買賣閒置品網購平台)上。

在他上一段感情經歷裏,送女孩貴重的禮物,是兩人相處模式裏一項重要內容。那女生最後跟他分手,是因為他還不夠有錢。這些觀念和經歷,會導致我拒絕他(送包包或衣服)後,他會有壓力,會反覆糾結、掙扎,一來他覺得這是一個男性的責任,二來還是社交上的壓力,隔三差五他會念叨,哪個同事或朋友,送了女朋友一個新包什麼的。第一次聽他説「買包是愛你的表現」時,我就正式跟他聊過一次,後面因為這個觀點,我倆又斷斷續續爭論過一段時間。

説實話,爭論的過程當中,我也有過動搖。怎麼説呢,當一個「女利」擺在你的面前,你還是會甘之若飴的。這中間我搖擺過,要不要買一個的心思也有過。之所以忍住了這種誘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女性主義的影響。近幾年,讀了上野千鶴子的一些書後,你逐漸知道這些對於「更貴」的需求,本身就是消費主義的偽需求。女性是不是隻能通過消費,實現自我激勵和自我確認?只能通過物品的價值,實現自我肯定?那顯然,女性建立身份,實現自我確認的方式都不止這一種,消費應該是最壞的一種。在一個男權社會裏,這種消費主義偽需求產生的壓力,最終轉嫁到男性的身上。我感覺,我在女性主義上的一些堅持,以及在消費上的態度,對他來説,最開始是有點偷着樂的心態,他應該覺得跟我在一起,比較省錢,也比較好對付。

我們最近在籌備婚禮,兩人在買房這事上也有分歧。他想買更大更貴的,我覺得壓根沒有必要買房。對我來講,這跟女性主義、消費觀念關係不大,我不太想生孩子,沒有學位的訴求,對房子就沒有太多渴望。當然,現實情況是,我們根本湊不出北京的上車首付。我在房子上的態度,無形中減輕了父權社會帶給他的壓力。他身邊也有朋友,因為買房這事,跟女友最後就談崩了。還有把父母的養老錢全拿出來做首付那種。他父母身體不太好,所以在房子這事上 ,他之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女性主義對他的一些影響,我感覺是潛移默化的。除了我日常踐行的一些觀念,他身邊的一些女性處境,像互聯網行業的性騷擾醜聞,公司女同事在晉升上的困境,逐漸讓他意識到,父權制、消費主義這一套,是對女性的壓迫,對男性來説,在婚姻關係裏要承受的經濟壓力,比如買房等現實問題,同樣是在受父權社會的壓迫。

同場加映:自小居無定所 24歲女生用1萬首期給自己一個家 為供樓日洗10蚊(點擊放大瀏覽)▼▼▼

+18

「奢侈品的作用之一,是拉開階層差距」

Lily:

奢侈品它有一個專櫃的標價和二手市場流通價。在包包的奢侈品牌中,Hermes(愛馬仕)和CHANEL(香奈兒),算是保值度比較高的品牌。這種保值是相對的,二手的價格,很難超過你在專櫃購買時的價格。有些奢侈品包,專櫃買3萬塊,在二手市場只值5000塊。那像香奈兒一些款式,3萬買回來,你還能賣2萬,這就是相對保值。某些品牌的包包,在國外專櫃的價格,比國內便宜很多。或者有些品牌的某些款式,打折比較厲害。如果這樣,二手市場上這些包就賣不了太好的價錢。奢侈品的作用之一,就是拉開階層差距。它會出一些相對親民的款式。但它肯定有「更貴」的產品,價格一定要保持在某個高度,起到門面的作用。至於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那要看多少人選擇理性。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收入決定了他必須要理性。

我們接待的客人中,絕大多數是女孩子,年齡段集中在20出頭到40歲出頭,80%的客户都是在這個年齡區間。有些年輕的女孩子,一走進店裏就兩眼放光,哇,這裏貨好全啊,好多包啊,好漂亮啊,臉上散發着由衷的開心,你就知道,她肯定剛入坑不久,還在上頭期。我的一些老客户,她買着買着就不買了,出坑了,逐漸開始把手裏的奢侈品,一點點地賣掉。我接觸過最小的客人還在讀中學,他們一般會選幾千塊的款式。一些學生是又想買,又沒有經濟能力。我遇到不止一次,對方説自己是學生,讓你給他打折,恨不得你半賣半送那種。我不提倡這種消費觀,學生做好學生的事情,現在背什麼奢侈品。有一些女孩子,我感覺大部分應該算是工薪階層,她們到年底會獎勵自己一兩個奢侈品包包。她的抉擇過程一般比較久,會反覆地糾結,然後選一個心心念唸的,自己覺得性價比等更方面最適合自己的,一年就固定背那一兩個包,過了這一年,她可能會把舊包賣掉,然後再種草新的款式。

這個羣體,大概佔了我的客人羣體的一半。説高級一點,這就是西方提倡的循環利用,也是中古行業一直在講的概念。我們之前也接待過一個客人,説家裏有房貸壓力,想把手裏的奢侈品賣了。其實,願意跟我們交這個底的人,在客人裏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客人,是不會跟我講出手的原因的。

絕大多數人買奢侈品,還是希望它作為一個身份,或者社交名片的象徵。當然,也有人是出於喜歡或者收藏。我發現,經濟條件更好的,像中產再往上的人羣,面對奢侈品的心態要平和一些,他們不太需要這些東西去證明自己。很多剛富起來,或者沒那麼富有的人,會更看重奢侈品帶來的社交價值。我認識一些身家過億的人,他們買奢侈品,也就是為了社交場合,他們本身並不怎麼喜歡這些東西。我有個老客户,是真假包混背的,比如有些爆款,她在專櫃買不到,我也沒能幫她找到二手的,她會説「我等不及了,先買個羅湖版或廣州版的背一背,你找到了告訴我」。

她不差錢,我一找到她就買了,但她也確實不在意真貨假貨,她有能力買真的,這不代表她會保護正版。講個比較搞笑的事情,有個車友就説過,他只要從保時捷上走下來,身上的手錶也好,包包也好,無論真假,在別人眼裏都是真的。

葉子:

我父母是普通工人。從小到大,他們對我的教育也是「窮養」,能省則省,量入為出。我第一次接觸奢侈品,是在大一。我大學是在上海讀的,當時在宿舍裏,我不小心把上海室友掛在椅背上的小包碰掉了,她不太高興,嘴裏嘀咕了一句「這是某某牌子」。我還不知道這個牌子有多貴,沒太在意,隨口哦了一聲。她聽到這個,特別不高興,問我知道這包多少錢嗎。我一頭霧水,心想一個小包能有多少錢,她説一萬多。我驚呆了,當時我一個月生活費才800多塊,一年學費才5000塊。

上海室友,經常跟來自廣州的室友,交流包包、衣服牌子。那件事之後,我有時會留意一嘴她們的對話,偶爾也會偷偷查下價格,那些牌子大都貴得離譜。這種消費能力上的差距,讓我和她們,彼此都有意識地保持了距離,我們宿舍很少有聚餐。大二時宿舍調整,我的舍友都換了。跟大一那兩個女孩比起來,新舍友家境相對中產一些,還有一個跟我一樣是貧困生。她們也陸陸續續地,擁有了名牌包包或者衣服,有些是家人或男友送的,有的是生日朋友送的,有的是攢下實習工資買的。當時確實挺羨慕的,這會讓你產生錯覺——這是不是上海生活的標配。在上海,你的衣着打扮不夠好,別人會有看法的。上海人普遍更在意外表、穿着、品牌這些外在標籤,他們會上下打量,然後再決定與你説話的態度。大二下半學期到大三,是我特別掙扎的階段,想買,但確實沒錢,家裏對生活費卡的很死,我的實習工資才400塊,好不容易拿到的獎學金,也用來買了相機。大概就在這個掙扎的過程中,慢慢就接受了自己很窮的現實。

大學畢業後,我進了紀錄片這行。這個行業就是賺不到什麼錢,幹這行的兩類人,要麼特別理想主義,他們熱愛這行,只要能活下去,就會堅持做這事,要麼家境特別優越,根本沒有生存壓力。這個圈子相對比較純粹,同事們也不會像大學同學那樣,那麼喜歡在消費上較勁兒。不過,工作以後,你能更清晰地感受到,你沒辦法憑勞動賺那麼多錢,這個差距裏,有時代的因素,有行業的因素,不可彌補。你沒辦法,只能接受這個事實。我有個特別有錢的同事,上班第一天開了一個全園區最貴的豪車,我們都以為是哪個公司老闆買了新車,後來知道是她的。她在公司領的月薪,是她家保姆一週的工資。哪怕都是做紀錄片,也是有錢人跟有錢人走的更近。説實話,不太可能出現階層差的特別大, 還特別能玩到一起的情況。大家在資源分享的對等性上,是不一樣的。

同場加映:7日賺26K達成財務自由 小紅書博主:這些副業沒人做,卻很賺錢!(點擊放大瀏覽)▼▼▼

+4

奢侈品的真相

Lily:

其實,消費者心態也是一門玄學,尤其是奢侈品,它不像生活必需品,今天10塊我買,明天20塊我也得買。在對方付款前那一刻,你經常能感覺到那種百爪撓心的糾結。按照我的經驗,夜裏11點之後付款的,第二天跑單概率非常大,人到了晚上,腦袋好像更容易衝動。我經常碰到一些客人,過來問幾款包,你跟她説只有其中的a款有貨,她可能就不願意買a款了。什麼東西沒有,她就越想要,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搞直播的,也很懂人性,專門找一堆託在那裏搶,三二一沒有了,你再隔二十分鐘去看,又有了。所以奢侈品專櫃,在拿捏消費者心理上,是很有一套的。我自己做這一行的,走進專櫃,也很難保證不被忽悠。前兩天我拉着南南去逛專櫃,本來想着身邊有個人做參謀,Sales推銷時能冷靜一點。結果倆人都被洗腦刷了卡。專櫃的燈光、櫥窗擺放,鏡子前的打光,導購的讚美,都會讓你覺得,一切都那麼好。只要跨進那道門,就沒有醜的人,沒有不適合你的東西,一切都是美的,好看的。他們會在一旁會不停地誇你,好美,你穿這條裙子太好看了,你背這隻包太合適了。人在那種blingbling的環境裏,確實容易不理智。其實,專櫃後面的倉庫,裏面大都堆得亂七八糟的,很多奢侈品珠寶,就那麼胡亂塞在各種小抽屜裏。但是這樣的場景,專櫃永遠都不會讓你看到。

專櫃還會留一些款式,不在櫥窗裏陳列,我感覺也是弔客人的胃口。導購會把你帶進小房間,試穿這些款式。導購還會建議,最好一個人進去,同伴要在外面等。説白了,就是方便給你洗腦。這種情況下,你是很容易上鈎的。很多時候,顧客一出門就冷靜下來,它不適合我,或者根本沒有背它的場合,那隻能再拿到二手店賣掉。來我們這裏出包的客人,有一些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很多奢侈品店都有非明面的規則,你想買一些稀缺的款式,就必須搭配着買一款他們指定的產品,那一般都是不好賣的產品,比如某奢侈品牌出的鋼絲球,還有某大牌出的木桶,本來是拿來裝馬飼料的,那些沒有馬的人,在專櫃忍着肉痛買了,拿回家有什麼用,只能拿到二手店低價賣掉。

我在大學畢業前,就開始做二手奢侈品,到現在已經做了7年。生意是一點點從小到大的,並不是第一天就有很氣派的店面。接觸奢侈品以後,我也有過上頭期,會留一些喜歡的款式給自己,後面我發現,很多包一年到頭可能都背不到一次,有些實用性不高,有些確實太復古,能背的場合不多,最後還是把大部分出掉了。我是偏實用型的人,平時拎包,容量夠大就好了。唯一要背奢侈品牌的場合,應該是專櫃。做這行,你需要經常去專櫃看看,瞭解新款式的未來趨勢,會不會成為爆款,在二手市場保值度如何。你去專櫃,怎麼着也得稍微打扮一下,櫃姐確實會根據你的衣着,來決定接待你的方式。

奢侈品也是有壽命的,一些20年前的全皮中古款,從外面看好像一切都好,其實皮質、組件都老化得厲害。有些幾十年前的中古包,背幾次可能帶子就斷掉了,皮面掉粉掉渣的都有。打開這種高齡奢侈品包,是一種什麼感覺呢,你可以想象成一具風乾的木乃伊,棺材打開後,它就迅速地腐朽了。

【本文獲「深圳微時光」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