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504宗虐兒個案創新高 新界這區最多 疏忽照顧、性侵個案增

去年1504宗虐兒個案創新高 新界這區最多 疏忽照顧、性侵個案增
撰文:數因斯坦
出版:更新: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將於2026年1月20日生效,強制舉報機制旨在確保及早發現和介入嚴重虐待兒童個案,達致保護兒童的政策目標。有關本港虐兒事件近年趨勢,勞工及福利局提交立法會特別財委會的書面回覆披露,2024年新登記保護兒童個案達1,504宗,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按地區比較,元朗去年錄190宗個案最多,其次是屯門、觀塘等,分別都錄過百宗。數據顯示,疏忽照顧、性侵犯兒童個案均有上升趨勢,情況值得關注。

參考社署保護兒童資料系統紀錄,在2020年或之前,每年新登記保護兒童個案維持在700餘宗至千餘宗水平,至2021年急升至1,367宗,其後進一步增至2023年1,457宗以及2024年1,504宗。而新登記保護兒童個案增加,也可能與社會保護兒童,以及舉報相關個案的意識提升有關。

2024年受虐兒童個案中分別有594名男童及910名女童,比例約為4:6。而女童個案佔多與男女人口比例並無關係,事實上,現時本港18歲以下人口的各年齡層中,男性比例均高於女性。按年齡劃分,有809宗個案年齡低於12歲,另有695宗個案年滿12歲。

2024年新登記保護兒童個案達1,504宗,創下有紀錄以來新高。(資料圖片)

個案發生比率最高地區:油尖旺、屯門、元朗

按地區比較,元朗去年錄得190宗個案最多,其次是屯門、觀塘、油尖旺、深水埗及沙田,分別都錄得過百宗。至於按區內每1萬名15歲以下兒童人口發生率計算,則為油尖旺最高,達每萬兒童33.5宗;屯門、元朗區內兒童受虐比率亦較高,介乎每萬名兒童26.8宗至27宗。然而上述地區差異或由於各區內人口特徵,如收入、教育程度、年齡等不同所致,尚待進一步研究。

疏忽照顧、性侵兒童個案增加

去年新登記個案中,涉及身體傷害或虐待的個案佔最多,達595宗。其次是性侵犯個案,佔522宗;以及疏忽照顧個案,佔328宗。當中疏忽照顧、性侵犯兒童個案均按年增加,升幅分別為5.8%及2.6%,情況值得關注。

分析施害者與受虐兒童關係,去年多達1,043宗個案的施害者為兒童至親(包括父母、兄弟姊妹、繼父母、祖父母、親屬)。另有194宗個案施害者為兒童的家族朋友、朋輩的父母、同學、朋友、朋輩等。而施害者為照顧者、學校或補習教師、教練等的個案,去年錄得74宗,按年減少60宗或45%。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