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沒有他就沒彌敦道 把尖沙咀從荒野變鬧市的「另類港督」

撰文: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更新:

在香港島,我們不難發現,不少主要道路都是以港督的名字命名,例如羅便臣道、德輔道、般含道、軒尼詩道等;但在九龍,用港督名字命名的街道則鳳毛麟角,彌敦道(Nathan Road)可算是較為特別的例外。(本文節錄自《彌敦道上:金光舊夢換新顏》。)
撰文:鄭宏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周文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此道路甚有氣勢,乃九龍半島的大動脈,自九龍半島最南端海旁由南至北筆直伸延至界限街,貫通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和太子各區,將其緊密地連結起來。道路自修築至落成使用起,九龍半島日漸繁盛起來,經常車水馬龍、遊人如鯽。

毫無疑問,彌敦道是為了紀念那個深具發展遠見又與別不同的第13任香港總督彌敦(Matthew Nathan,1862 –1939,在任年份 1904–1907)。不可不知的是,於 1862 年在英國倫敦出生的彌敦,與過去多任港督相比有多個甚為不同之處。其一是他乃猶太裔,亦是香港唯一猶太裔港督;其二是他並非循主流大學如俗稱「牛劍」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走上仕途,而是沿軍事學院和工程科「紅褲子」出身;其三是他終生保持單身,不娶妻,亦沒有兒女,所以任內港督府沒有女主人,乃過去未見之現象……

沒有他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尖沙咀 力排眾議卻成「短命港督」 點圖了解更多及瀏覽相關照片▼▼▼

+43

彌敦的與別不同看來自小已養成。他出生於富裕猶太裔家庭,幼時被安排在家中接受教育,而非進入正規學校,直到 16 歲才入讀皇家軍事學院——「烏烈芝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 Woolwich)接受軍事訓練,之後轉投「軍事工程學院」(School of Military Engineering)主修工程,獲得「皇家工程師」(Royal Engineer)資格,並因其軍事工程師的身份,先後被派駐塞拉利昂、埃及、印度和緬甸等地。由於軍中表現卓越,他先後獲晉升為上尉(Major)和上校(Lieutenant Colonel)軍銜。工而優則仕,軍事工程幹出成績的彌敦,於 1899 年剛 37 歲時獲委任為西非英屬殖民地塞拉利昂(Sierra Leone)的署任總督;一年後,他仕途更上層樓,轉到同樣位於西非的另一英屬殖民地黃金海岸(Gold Coast)出任總督,是首名猶太裔人士獲任命為英國海外殖民地總督,可見他才華出眾,為猶太人增光不少。

完成黃金海岸總督任期後,彌敦獲委任為香港第 13 任總督,並於 1904 年 7 月前來履新,那時他只有 42 歲,較前任港督卜力(Henry Blake)年輕 22 歲,可謂年輕力壯。彌敦上任後,又確實表現得更有辦事活力,馬不停蹄奔走於港、九、新界和廣東等不同地方,其中的重要工作,便是落實卜力在任期間留下的九廣鐵路香港路段工程(由羅湖至尖沙咀全長 22 英里),開始動工興建,同時又大力發展九龍半島,連串巨大工程和建設令整個地區面目一新,日後有了幾何式的騰飛發展。

對香港歷史略有認識者都知道,香港開埠後,城市發展焦點集中於港島西北岸,深耕中上環至西環一帶,其他地方尚未得到重視,所以不但灣仔、銅鑼灣等地沒有甚麼突出發展,九龍半島的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一帶,也缺乏如中上環與西環般具份量的開拓工程。彌敦到港前數年,香港社會出現重大變化,處於蓄勢待發的格局,而背後的最重要因素,是英國政府於 1898 年逼令滿清政府「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土地,此舉不但令香港人口驟升,亦大大增加了土地及經濟資源,5 進一步強化了香港的競爭優勢,其中進出口貿易拾級而上。就以 1898 年至彌敦上任時(1904 年)六年間的數字為例,年平均貿易增長率達 7.65%。更重要的是,被視為連結香港與廣州大動脈的九廣鐵路,經過多年籌劃,已經進入施工階段,此點相信引起工程出身的彌敦之高度注視,亦促使他在這方面作出更大擘劃和發揮,因為現代城市地理學極為強調交通網絡對一個地方商業經濟與生活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在他主導下,原來設計的火車總站由油麻地改到尖沙咀海旁,需開展更大型的移山填海工程,因「油麻地站與紅磡海岸之間,隔着一座小山,工程人員把小山劈開,鋪設路軌,山泥則運往東南海岸填海」。

【延伸閱讀】廠佬東莞奇遇記.書摘|那些年,香港男人北上包二奶的二三事(點圖放大閱讀書摘)▼▼▼

+38

這裏尤其需要補充的是,由於九龍半島過去一直沒得到充分發展,居住人口不多,例如在 1891 年,整個九龍半島只有 19,997 人。油麻地、紅磡、旺角咀一帶因開始發展黃埔船塢及碼頭等交通設施,吸引了鄉民聚集,因此到了 1897 年時,九龍半島的總人口已上升至 26,442人,其中油麻地居住人口較多,有 8,051 人,其他如旺角咀(1,656 人)及大角咀(2,101 人)的居住人口仍甚疏落。有兩處地方的人口居住情況值得注意,其一是旺角,當時有 218 人居住,另一處是「都市碼頭」(Cosmopolitan Dock),有 618 人居住,後者在大角咀海旁。四年後的 1901 年,九龍半島人口進一步增加至 42,976 人,其中油麻地的居住人口增加至 16,859 人,旺角及旺角咀分別增加至 3,056 人及1,147 人,尖沙咀則沒有統計數字。

這裏尤其要注意尖沙咀的一個重大特點:受地理及政府政策等影響,尖沙咀一直人煙較少,林友蘭如下一段介紹扼要地點出了問題所在:「當局以防瘧(作者按:疫)為理由,尖沙咀至九龍城之間,廣達二萬英畝的地區劃為歐人住宅保留區,限制華人進入居住。在二十世紀的初年,尖沙咀大半還是山陵起伏的荒原,大批英軍在山坡上紮營,並將大部分土地劃為軍區,只准許少數葡萄牙人和歐籍人士在東岸較為平坦的地方結廬而居。九龍半島西南端的海岸,是九龍倉碼頭和巴斯人多拉支(Dorabjee)經營的渡海碼頭的所在地。」彌敦把火車總站修改至尖沙咀的舉動,無疑是「一石多鳥」,因該工程除為尖沙咀隨即帶來巨大蛻變,亦令整個九龍乃至香港社會及經濟添加了更大活力。很簡單,為了修築火車路軌及總站等設施而要開山劈石、移山填海,帶來更多可資運用的土地資源,接着還要擴建碼頭及其他交通接駁網絡,強化內外聯繫;至於因原來馬路不敷應用,必須擴建,則誕生了日後的彌敦道。

同樣據林友蘭的記述,九龍半島展開連串巨大建設工程之前的尖沙咀,「當年駐港英軍為了便利運輸」,已開闢了一條名為「羅便臣道」的馬路,彌敦則在那條道路的基礎上,將之加闊,並由南至北延長,直抵界限街,而這條道路到 1909 年時正式命名為彌敦道,明顯是以此表示對彌敦在任期間大力發展九龍半島作出貢獻的肯定,因為自修築了尖沙咀火車總站及彌敦道後,兩者成為九龍半島的新地標,亦是交通連結的大動脈,尖沙咀及整個九龍半島隨即發生巨大蛻變,不但居住人口驟升,經濟活動日繁,九龍更從此騰飛,成為中外社會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

有趣的是,1909 年正式把擴展的羅便臣道易名為彌敦道時,殖民地政府同時亦更改了九龍半島上其他不同街道的名稱,其中的最大特色是:以彌敦道作為分界線,東邊的仍沿用洋人名字,如漆咸道、麼地道、加拿芬道、堪富利士道、金馬倫道、加連威老道、金巴利道等;西邊的則改用中國及越南的城市名稱,例如北京道、漢口道、廣東道、海防道、河內道、梧州道、甘肅街、上海街、西貢街等;部分由東而西的街道如佐敦道、柯士甸道等也維持洋人名稱。彌敦道以西街道引入中國及越南等地海口城市命名的做法,可能與當時尖沙咀西邊碼頭有不少中國大陸勞工工作和生活有關,亦可能是與那些海口城市有緊密和巨大貿易往來之故,街道改用這些名字相信能夠讓在那裏工作的內地勞工有一份親切感,聊表他們「思鄉」之情,不可謂不心思慎密、考慮周到。日後,無論是彌敦道東西方開闢新道路時,便較少從這個方向想,或者說沿用這一原則為街道命名,因此便有了不同形式與較雜亂的街道命名。

另一點不可不知的是,彌敦當年倡議擴建道路時,曾被嘲為「彌敦蠢事」(Nathan’s folly),傳聞或表面的原因,是評論指九龍半島十分荒蕪,認為花巨款開闢那麼寬闊綿長的道路日後沒人使用(即 1901 年時九龍半島只有四萬多人口而已),變成大白象工程,引伸出彌敦可能因此「丟官」,成為他突然離任的原因。但深入或引人關注的,則是反映了同輩中有不少人不覺得他能成事,主要原因不在於那裏是「山陵起伏的荒原」,而是另外兩大原因:其一是該區乃「歐人住宅保留區,限制華人進入居住」;其二是那裏有「大批英軍在山坡上紮營,並將大部分土地劃為軍區」。兩者均牽涉某些人的重大利益,屬於不容觸碰的「禁區」。具工程專業背景又年輕力壯的彌敦,看來在發展九龍和新界一事上曾力排眾議,且言出必行,開山劈石面容不改,亦不畏困難,尖沙咀面貌旋即因此大變,惟彌敦相信在這次大興土木的大型工程中,留下了另一個與別不同——成為香港開埠以還第二位任期最短的港督。

他於1907 年「落台」,離港後,被調往南非一個名叫納塔爾(Natal)的地方任職,17 遭貶謫的色彩濃厚。彌敦由 1904 年 7 月到港履新,於 1907年 4 月離開,實際任期只有兩年多,那時他剛 45 歲,按道理不會是因健康理由下台;而當時香港、中國大陸、英國,以至歐洲其他地方,甚至世界都一片歌舞昇平,因此不似是因時局巨變而下台。因開發尖沙咀得罪英國軍方或其他歐籍人士而「中箭下馬」,是其中的一些可能推測,值得日後深入探討。

《彌敦道上:金光舊夢換新顏》書本封面

書名:彌敦道上:金光舊夢換新顏

作者:鄭宏泰、周文港

作者簡介:鄭宏泰,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全球中國研究計劃聯席召集人、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總監。鄭博士在香港大學先後考獲工商管理學士、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華人家族企業研究、企業家精神與社會網絡、華人社會變遷與身份認同、香港金融市場變革與發展、香港和澳門社會調查與分析,以及中國軟實力與「一帶一路」研究等。

周文港,現任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等。周博士在香港大學考獲經濟社會學哲學博士、並曾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浸會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研究興趣是華人家族企業、兩岸四地政商關係、國家與社會關係、港澳台研究等。目前主要從事中國內地與香港的經濟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尤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自由貿易區、產業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等研究。

【本文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