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店.先達商店|設計系孫女承爺爺衣缽 把古老繡花鞋變潮物

撰文:非凡出版
出版:更新:

昔日彌敦道約有五、六間賣繡花拖鞋的店舖,先達也是其中之一。始於一九五八年的先達士多,原先位於彌敦道一個約三十呎唐樓樓梯底,既賣繡花鞋,也售雜貨,服務區內坊眾,故命名士多,既取自創辦人王達榮的名字,又有「達者為先」的喻意。一脈相承的老店,如今由孫女王嘉琳打理。(本文內容節錄自《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修訂版)》。)

文:林曉敏(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碩士,現職博物館工作)

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有幸遇上好的師匠傳授技藝。昔日爺爺曾跟上海師傅學刺繡,又曾在鞋廠學造本地皮鞋。師成之後,在窄小的樓梯舖自立門戶,全人手一針一線作繡花鞋,白手興家。窄小的樓梯舖主要作零售,另設樓上工場,與擅長針黹改衣的嫲嫲並肩經營,以山寨廠形式一起造鞋,手足胼胝數十年,如鞋履一樣雙雙對對,結伴同行。

爺爺晚年不良於行,父親臨危受命頂上看舖,命運多舛的鞋店又無奈遇上業主收回舖位,可幸先達的故事並未完結,只加上逗號,孫女王嘉琳決意跟隨爺爺步伐,在寶靈商場重整旗鼓開新舖,專心致志只賣繡花鞋,改名先達商店,延續一門手藝。

原為彌敦道樓梯底的先達士多 繡花鞋也分這麼多種(點圖了解更多):

+3

繼承家業 推陳出新

耳濡目染,出身自繡戶之家的王嘉琳自小與繡花鞋結下不解緣。剛滿周歲,嫲嫲已為她穿上布製的「虎頭鞋」,寄意如虎健壯成長,一步一步踩着探索世界;上小學時,指頭開始靈活,嘉琳躍躍欲試地手持針線,跟嫲嫲學習針黹,學會穿針、起針等各式針法,耳濡目染之下,少小已是縫寶寶;升上中學後,力氣漸長,開始到工場跟爺爺學造鞋;大學時讀視覺傳意設計系,畢業論文以陪伴成長的繡花鞋作為研究題目,驚覺如斯美麗的繡花鞋,不應只限室內穿着,應該走出室外,於是畢業後就投身造繡花鞋,繼承爺爺衣缽,以此為一生的志業。

繡花鞋由上海的商賈家庭傳入香港,原先只供室內穿着,購買的客人多是講究品味的中產階層,家居地板潔淨,不污糟邋遢,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而草根階層家住舊樓,家居濕滑,多穿木屜。既講究衞生又講品味的客人,棄絹布選網面款式,曾在六十年代風行一時;不少新娘購買簇新的婚嫁大紅花鞋,繡鴛鴦、百合、十果以添喜慶,寓意新人共偕連理,穿上裙褂時更婀娜多姿;老人家買壽鞋作為「妝老」,繡以蝙蝠、壽桃,寓意福壽安康,為身後事作好打算,從頭到腳體體面面。

作為後起之繡,年輕店主銳意開拓市場,鞋款推陳出新,傳統與新潮並行,別具自我風格。而且價錢豐儉由人,讓繡花鞋步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普及化的時尚單品。

【延伸閱讀】香港涼茶舖曾是年輕人最潮聚腳地? 追劇睇波聯誼全在這(點圖放大瀏覽):

+29

一針一線 古老變時興

百貨應百客,先達鞋款之繁,讓人眼花繚亂。映入眼簾的鞋款,既有傳統之選,繁花似錦的繡花鞋,伴以各式的鳥獸蟲魚,配以織錦、金線,將刺繡成品嵌入鞋中,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充滿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各花入各眼;亦有新潮之選,例如熊貓、貓頭鷹、櫻花等卡通圖案;內外兼宜的繡花鞋,有家居拖鞋,也有室外用的平跟鞋、高跟鞋、舞鞋、短靴等款式供客人選擇,加上鞋底軟墊及深坑紋的防滑膠底,着重舒適,方便長者外穿;而布料增添日本布、牛仔布、珍珠布、麻布材質,配合尼龍、彩線等改良物料,以配搭日常的服裝。為傳統款式注入潮流元素,古老變時興。

描鸞刺鳳的繡花鞋,製作工序繁複,不僅需要耐心,更要心靈手巧。小小繡履經過十多道工序,畫圖、剪樣、黏面,鞋子就成雛型;然後配線、刺繡,綴成花紋、鞋底包邊,塗上漿糊組裝各個部件,捏實鞋底,以鎚敲打,最後將鞋子放進專用焗爐,以高溫烘烤數小時定型。扎上一針又一針彩線,縫上一片又一片的珠片,穿上一顆又一顆珠仔,分批分序製作,耗時數日方可完成。

先達商店製作的繡花鞋,以蘇繡為主,即是平面線繡,以繡針引彩線,在布帛織物繡上斑斕圖案;另外也有粵繡的工藝,即是混合刺繡的風格,既有線繡,亦有珠繡,配以彩珠、珠片,活靈活現的圖案在指尖飛舞下完成,手工精巧細緻。

款步姍姍,一雙色彩繽紛的足下繡花鞋,似是腳踏着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除了是一門造鞋手藝,也是刺繡工藝的完美結合,融合造鞋者的藝術修養與才情。在時代洪流下,願能遇上惜花者,能走多遠走多遠。

【延伸閱讀】龍虎武師:那些年曾有一群無名英雄 用性命把港產片推出國際(點擊放大瀏覽)▼▼▼

+29

歷史查考:鞋履製作技藝

古代婦女熱衷女紅,繡花鞋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一直隨着紡織技術而發展,也應社會風俗而變化。

繡花鞋的歷史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鞋履形態質樸;至秦漢時期走向華麗,一雙鞋子可見地位等級之分;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繩編織工藝發展,盛行以彩絲繩編織的花鞋,稱為織成履;及至隋朝,官府以布帛代替為役,允許百姓交納布帛絲絹代替賦役,紡織技藝大有進展;唐代的繡花鞋款式五花八門,以花樣的錦緞製作鞋面,泛稱錦履;宋代的鞋履以絲緞為面料,刺繡各類花樣圖案;明代出現高跟弓底的蓮鞋造型,鞋材及色彩更絢麗多彩。

然而,至南唐五代時出現「三寸金蓮」文化,裹過的腳稱為「蓮」,雙足不僅要小,且要弓彎。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三寸的為「金蓮」,讓女子舉步維艱。封建的陋習,至清末民初的天足運動才逐漸被摒棄,纏足之風被廢除,女子終可解放雙足。

香港位處潮濕炎熱的南方,繡花鞋在此因地制宜,搖身一變為宜室宜居的繡花拖鞋,昔日有不少山寨廠日夜趕工製作。鞋款不斷推陳出新,傳統的繡花鞋,選色以紅黑色為主,圖案則環繞萬壽菊、茶花、龍鳳、鳥等吉祥之物,採用真皮、絹絲、金線、銀線、珠片等材料製作,鞋底亦由多層的布改良為防跣的坑紋底和膠底,既有女裝亦有男裝,揉合中國傳統美感及潮流時尚,價錢更大眾化。

穿越千百年的繡花鞋,受到不同時代的女子青睞,繡花鞋製作技藝已是中國不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多采多姿的社會中保留傳統藝術。

《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修訂版)》書本封面

書名: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修訂版)

作者簡介:林曉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碩士,現職博物館工作。於2020年設立「香港遺美 Hong Kong Reminiscence」專頁,以相片拾遺,留住留不住。

【本文獲「非凡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