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研VR助治療創傷後遺症 患者訪「湖泊」藉靜心空間疏理情緒

撰文:郭梓謙
出版:更新:

情緒問題以至童年創傷,一直令不少港人困擾,甚至因此患上精神、情緒疾病;治療卻會因環境、心境影響,反復無常。而社會福利署於2022年7月啟用虛擬實景(VR)技術,輔助治療110名心理輔助服務使用者,讓他們穿越到自己最心安的地方,放緩情緒;有關系統亦見成效,一直採用至今。

有受創傷後遺症(PTSD)影響7年的患者分享,一年多前透過VR輔助後,更加容易調整情緒,也不用再因覆診前後的惆悵,影響療程。

社署於2022年7月啟用虛擬實景(VR)技術,輔助治療110名心理輔助服務使用者。(郭梓謙攝)

李先生(化名)於7年前因工作壓力、家庭問題困擾,脾氣變得暴躁,與妻子發發衝突後,獲社工轉介至社署接受心理治療,至創已是療程尾聲。

他分享指,當時臨床心理學家發現他過去一直埋在心裡的創傷,包括讀書時期的重重壓力、家中遭逢變故等;最後接受名為「EMDR」(眼動脫敏再處理)的療程,以重現、處理心靈創傷,並透過想像,建立「靜心空間」疏理情緒波動。

李先生說,過程中想起讀書時期到訪的一個湖泊令他感到平靜,因而將此定為「靜心空間」。不過他提到,未接受VR工具輔助的5年間,有時情緒十分波動,包括對覆診感到焦慮憂心,難以單靠想像解決問題,往往需要5、6分鐘想像,「好難去做到(投入靜心空間);更甚會影響覆診情況。

李先生(右)分享指,接受治療過程時要面對昔日創傷,「相當慘烈(情緒)」。使用VR後,則有助疏理情緒波動。(郭梓謙攝)

他解釋指,治療過程時因要面對昔日創傷,所以情況「相當慘烈(情緒)」,故難以投入所想;有時也需平伏心情後,才能完成治療。

李先生續指,嚴重時甚至會出現「以為我(情緒)OK可以離開,但出到去係唔得」,他舉例指,曾試過覆診後,在回家路上再次跌進負面情緒,令效果可能只剩兩成。而接受VR輔助的這一年多,「至少有呢樣嘢,我都會容易啲(疏理)」。

至於除了覆診時應用VR,社署也提供了配合電話使用的VR眼鏡讓患者使用。李先生就指最初接觸時近乎隔日用一次,後來慢慢不再依賴,最近更兩星期才會用一次;以提醒自己要保持心境靈靜,再重投照顧小朋友的工作,「自己幫返自己」。

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克文指,2020年開始研究將VR系統應用於「EMDR」療程,當時獲創科局撥款400萬研發;最終在2022年7月啟用,並在去年完成110位參加者試用,並一直採用至今。

而目前社署全數6間臨床心理服務課都設有一套VR設備,患者是否有需要使用,則按社工、臨床心理學家評定;輪候時間則是按照患者本身覆診輪候時間,一般8至12星期不等,本身系統則設有44個根據患者提供數據製作的場景。

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克文(中)表示,VR系統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學家與患者傾談、以及智能手帶量度生理指數變化等,為部份人生活體驗有限的患者探索可令心靈平靜的內在空間。(郭梓謙攝)

陳克文提到,由於治療本身「好著重佢(患者)係咪Ready?」,確保其有一定心理質素重新面對創傷絕非易事,所以要先做足預備工作評估患者情況,才能以VR 幫助患者尋找情感庇護所。

她又指,部份人可能因為生活體驗有限,因而沒有離開原生地區;更有情況是長期創傷下,令大腦發展都受影響,進而對負面情緒相當敏感、甚至容易激動,難以聯想內心平靜。

而以VR系統輔助,則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學家與患者傾談、以及智能手帶量度生理指數變化等,為患者逐步探索可令心靈平靜的內在空間。

社署臨床心理學家曾佩珊示範時指,VR空間「好似同現實Cut Off(分割)」,有助患者建立屬於自己的靜心空間。(郭梓謙攝)

社署臨床心理學家曾佩珊則指,VR裝置屬沉浸式體驗,對患者而言,當中建立的空間「好似同現實Cut Off(分割)」;有個案可能難有放鬆感覺,也可透過系統幫建立;甚至可按照患者需要,將特定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放進空間,進一步個人化其所想。

被問到系統會否作進一步推展應用至其他非牟利機構(NGO),陳克文就指,「當然會介紹呢樣嘢」,而據她了解,亦有NGO已使用有關技術,若然有個別機構希望研發,社署會樂於協助、分享經驗,甚至與對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