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之圍城|寨城公園變熱鬧 旅客撐重置電影場景 願再訪港

撰文:郭梓謙
出版:更新:

港產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在華文地區爆紅,更成功衝入康城影展「午夜展映單元」。政府昨日(22日)透露,正與電影公司研究,將搭建場景重置作展覽。

前身為九龍寨城衙門的九龍寨城公園,今日(22日)有不少影迷追捧朝聖。有影迷希望了解這段「神秘歷史」,支持重置場景,一定會為此再訪港。亦有影迷認為在他區重置都可帶旺其他景點;另有市民認為要在九龍寨城公園重塑場景,才更有意義。

+4

九龍寨城公園早已改頭換面,現場只保留衙門景區以及寨城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走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少量文物則有火炮、石樑、對聯及柱礎,與電影場景大相逕庭。來自馬來西亞的徐小姐表示,早在電影上映前已知道有九龍城寨,故看完電影後,特意與友人來朝聖,而相比內地城市的現代化,她更喜歡香港的感覺。

大馬遊客徐小姐:若有機會看到當年景色會很震撼

「(電影)演員是很帥很漂亮,整個武打動作都很帥,因為整個香港的歷史都在九龍城寨,我是Before(之前)這個電影就知道這個地方,這次有機會就一定要來看一下。」

徐小姐說,因為寨城本身已經全部拆卸,只剩中心的衙門,「(現在)有種滄海桑田的感覺」,她相信,若有機會看到當年景色會很震撼。雖較少看港產片,但徐小姐提到對港產片的印象,就是武打動作有型、少用替身等,「整個就是很酷很帥的感覺」。

來自馬來西亞的徐小姐指,若然日後可重現電影場景,絕對會為此再來港旅遊。(鄭子峰攝)

相信在他區重置可以帶旺當區

對於港府有意重置電影場景,徐小姐就肯定地表示會為此再訪港,「有、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如果你說以電影裏面呈現,就是呈現出以前九龍城寨的感覺;現在(公園)都沒有阿,如果有機會的話,當然是很吸引人阿,肯定會(再來)。」

至於重置位置,徐小姐就表示不介意,「香港那麼大,你去那個地方玩,肯定會Explore(發掘)其他地方,就相關、周圍的景點,或是周邊的景色。我覺得還是挺吸引人的,不管它建在哪裏。」她又透露,今次行程會去鰂魚涌的「怪獸大廈」海山樓,正是因為感覺跟九龍城寨相似。

兩度來港的王先生指,自己看過電影後特意前來,希望了解九龍寨城的歷史。(鄭子峰攝)

台灣客稱寨城為香港重要歷史 只剩部分遺跡感可惜

來自台灣的王先生對場景重置亦持同樣看法。他表示,今次是第二次訪港,對比上次只去尖沙咀等遊客區,今次則到過元朗、屯門等地;而他看過電影後,今日就特意到訪九龍寨城公園。

看看它(九龍寨城)的歷史、遺址,它已經都拆除了,只剩一部分遺跡,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它是香港蠻重要的一個歷史,然後它已經完全拆除。
台灣旅客王先生

王先生又指,如果將電影場景保留作景點,願意為此再來香港,除了歷史因素,電影內容也對他有所影響,「電影的內容有些也蠻感人,城寨裏面雖然有很多自然問題,但是它也有溫暖的一面、有人情味的一面。」

點擊睇《九龍城寨之圍城》埸景

九龍城寨|高度還原實景 美術總監︰觀眾睇過相會覺得一樣|多圖

80年代曾到城寨睇牙 市民:重置場景有懷緬感覺

曾經踏足九龍城寨的市民霍先生,今日與妻子到公園遊覽,他憶述80年代曾到城寨「睇牙」,不過記憶已感模糊,「都係人哋帶我哋行」,他稱有看過電影預告片,認為電影佈景與當年十分相似,與現時的公園布局完全不同。

霍先生又表示,如果重置場景會有興趣參觀,因為有種懷緬感覺,今次到訪公園亦然;不過,他認為即使要重置,亦應原地重置,否則會失卻意義,「正式、真實喺到起過出嚟㗎嘛,你去第二度都唔係嗰個位置,唔同嗰個場景。」

80年代曾到九龍城塞睇牙的霍先生(左)指,在公園重置場景具有意義。(鄭子峰攝)

任廿年義務導賞員敏叔盼政府真誠改善公園

而在寨城公園擔任義務導賞員二十多年的李昇敏(敏叔)就指,電影上映後,的確為公園帶來更多遊客,早前亦有政府官員率團到訪,「如果唔係咁大民眾力量,你哋(官員)都唔落嚟望吓,咁咪無乜意思」,希望政府可以真誠投放資源,改善公園。

敏叔指,10年前曾有團體舉辦展覽,當時已製作一個相當精緻的寨城模型,不少寨城居民都大讚能夠真實還原,不過,團隊本打算贈予公園作展示,但他指康文署當時未有收取。《香港01》向主辦團體「文化葫蘆」確認事件,當年雙方因模型管理問題而作罷,現時模型仍然保留在倉庫。

敏叔認為場景必須在公園重置,否則意義會大為不同,「咁肯定唔同啦,佢係想多啲人踏足寨城啫,咁點解唔拎人哋設計嘅模型,亦都喺呢個公園入面。」

逾60年藥房見證城寨清拆 老闆:電影還原度高帶動同區人流

在寨城公園外、賈炳達道開業逾60年的長春正行老闆方先生指,早在電影上畫前,已經常收到很多遊客詢問寨城位置;他在觀影後認為電影場景真實,也帶動了這兩星期的旅客量,也有不少舊街坊重遊。

方先生認為,重置場景「概念唔錯」,他指「唔好浪費資源,又環保,又有觀賞價值,深度遊咩都好都係有價值。」他預料,雖然最終可能只有助附近食肆生意,自己未必能受惠;但區內本身人流已不足,不少商戶寧願結業或空置商舖,相信重置場景仍有助帶旺人流。

賈炳達道開業逾60年的長春正行老闆方先生同樣指,電影帶動了當區人流。(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