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不足8%學童體能活動達世衛標準 手握力表現遜內地南亞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和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過去一年本港不足8%學童達到世衛建議的標準,每日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不足60分鐘,其中中學女生達標率更低至2.7%,學童體能狀況令人擔憂。調查並發現,學童的體適能表現和健康指標明顯下降,手握力對比其他鄰近地區排包尾,例如較內地學童低兩成。有港大學者呼籲家長應着重學童的體能鍛鍊,強調若無健康的體魄,學童的成績將會受到影響,難以達到更高的水平。

港學童手握力及坐低前伸柔軟度表現欠佳 手握力較內地低兩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標,學童每日最少要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60分鐘。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和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學系,早前合作研究本港學童的體能狀況。調查發現,上年度本港不足8%學童達標,體適能表現和健康指標明顯下降,其中手握力及坐低前伸柔軟度表現欠佳,整體數據不如內地、中東及南亞地區。

若以12歲男生為例,前臂肌力的手握力不斷下跌,從2015年平均19.5公斤,降至2023年的18.4公斤,跌幅達5.64%。若對比全球其他地區,香港學童的手握力最低,較內地學童低近兩成。

中學女生達標達僅2.7% 籲善用啟德體育園推廣運動文化

調查並發現,女生的達標率遠低於男生,小學男生及女生的達標率,分別為19.6%及6.1%;至於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達標率分別為3.9%及2.7%。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推行運動友善校園,鼓勵學童做運動提升健康質素,並期望當局善用啟德體育園,推廣運動文化。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表示:「你話發展係點呀?最多係跑得慢啲,冇咁好力?但其實近年好多數據話畀我哋知,呢個唔止直接影響同學仔身體發展,甚至係心智發展、學習能力、情緒管理,其實都同體能活動量有關係。」

學者籲家長應着重學童的體能鍛鍊 否則成績亦受影響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運動可增強學童的抵抗力,減低成年後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並能減壓及提升專注力。他又呼籲家長應着重學童的體能鍛鍊,強調若無健康的體魄,學童的成績將會受到影響,難以達到更高的水平。

「過程中當中見到唔同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我哋好擔心嘅係,家長過分着重小朋友學術成績。復常之後只係集中精神補習,或催谷語文同埋數學科目,缺乏咗同小朋友參與高質素親子活動,特別喺學校同屋企一齊做運動嘅機會。」

「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35周年頒獎典禮暨啟德體育園同樂日」今日(11日)在啟德體藝館舉行。(網上圖片)

體適能活動今早啟德體藝館舉行 料8000人進場

「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35周年頒獎典禮暨啟德體育園同樂日」,於今早在啟德體藝館舉行,現場設有智能虛擬運動大賽、新興運動體驗及動感健身操等活動,預計約8,000人持票進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巴黎奧運女子重劍金牌得主江旻憓等出席,以表達對學童身心健康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