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環境局黃錦星、勞福局羅致光及民政局徐英偉舉行記者會

撰文:孔繁栩 麥凱茵 黃金棋 黃詠榆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本周三(25日)發表《施政報告》,各政策局陸續舉行記者會闡述各項政策內容。當中較矚目的「躍動港島南」計劃,會將南區發展為創意及消閒地區,並活化珍寶海鮮舫,由海洋公園和非政府機構協作使用,成為令海洋公園「重生」計劃之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早表示,目前要做好防疫及抗逆境,目標是重啟經濟找出生機和出路,坦言如不能戰勝疫情,就不能克服經濟逆境。現時除中國經濟已有「V型」反彈,其他都仍然沉底。港府在制定經貿策略方面,要兩條腿走路,既關注管控疫情走出逆境,亦要盡量掌握商機。

至於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及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今日下午2時半將主持另一場《施政報告》記者會,解釋相關部門的政策安排。《香港01》將會直播。

【15:45】MPF 政府遲交草案, 最新時間表? 2024年實施到?會否考慮 商界基金池方案考慮?有議員提出提早拎MPF供款用,特首話唔可行, 原因及困難?染疫5000元津貼今日開始, 細節分享點, 風險抽查百分比?

羅致光表示,取消對沖草擬工作進行中,法律廣、闊而深,當時目標係新一屆立會交上去,框架預計下一個年度可延續2022年中完審批,但立會變化,出年交,睇唔到有機會完成,無足夠信心出年初可完成立法草擬。

【15:35】有關垃圾徵費,有立會議員表示重頭再商討,只餘下不足一年會期,有幾大信心通過? 有無兩手準備?

黃錦星表示,垃圾徵費係減廢火車頭,推動力畀工商市民加強源頭減廢乾淨回收,仍有其他措施, 如加強18區回收,推出經濟誘因減廢回收,亦有入屋苑廢膠回收,反映想入邨物管一般都唔太緊張,入屋邨邨民反應支持都一般,疫情可能影響成效。

觀乎亞洲各地,僅政府措施事倍工半, 故配合政府深度政策,徵費係重要措施,政府可推其他,但成效會有,但不可相提並論,立法會會同不同政黨溝通做法,做更好。

【15:30】現時本港最大碳排放屬建築物佔3分2,建築過程佔幾多? 會否砥觸2050中和目標更困難?大灣區青年計劃2000名額, 計劃變相送走人才?

黃錦星指,任何項目都有自己研究同評估先有項目相關數據, 香港整體用電九成來自建築物運行過程,新規劃區建築如有咁的理念(減碳)最大幫助到社會低碳轉形,樓起咗,用電量相對難改善;然而有呢個心智,可配合低碳轉形,建築物不同比例大少,香港都要諗諗建造過程、運行點慳能源。

羅致光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同吸引人才不是互相排斥, 從灣區勞工理念流動力而言,越靈活係雙贏,人才係流動的例如WORKHOILDAY, 都有流失人才, 但我哋都吸收外地工作假期都留香港,有人外地做過短時間會更珍惜愛護HK,不可說有2000個位上去就會少2000人, 不單向思維 。大灣區發展係未來機遇, 比到青年把握機遇好重要, 一系例工作有關, 局政探訪體實實習, 我哋就算, 幫到青年長遠發展同現時短期挑戰先成事。

【15:22】保就業月底完結,是否相等於 12月起無特別支援?有關改革長者生活津貼,施政報告未見時間表方向,有否時間表? 承諾今屆完成?有關劃一假期方面,勞顧無共識政府係咪仲係一定十年方案?

羅致光指,施政報告有提失業、創造就業機會,員工轉行加強培訓,「愛增值」名額增一倍;基層如面對經濟困難如何加強安全網工作,綜援資產上限放寛延續,中收入人士如失業手上有保險面值,可能致不符合申請資格,未來會放寛,在系統上調節。

至於長者生活津貼整合、調高資產上限仲係準備功夫,暫未有具體時間表, 從多項優化部分仍密鑼緊鼓, 去年施政報告提措施仲陸續上馬,今次報告優化未來大半年陸續去做。

至於劃一假期,已將相關意見交予勞顧會探討,雖然今未有共識,但工作法例草議同步進行,繼續努力盼有共識,就算共識短期未有,籌備工作都不會拖慢, 報告盼現屆政府完成, 羅致光表示,他個人希望今個立法年度能夠完成。

【15:19】施政報告談明日大嶼,在碳排放方面,會否違背碳中和目標?黃錦星指,大型基建要環評,署方專業態度處理項目係法定責任。有關工程項目, 一般來講,碳排放數據最大係用電,即日常生活建築物佔3分之2,建造過程有電及碳排,但長遠而言如何令城市低碳轉型在舊點改、新建點低碳節能,放諸全球填海定棕地,把握設計機遇都有不同建設都有碳排,應着重建設運作時點低碳節能,發展局如有任何發展,都盡力邁向低碳,甚零碳運作。

【15:16】有關公屋建社會福利設施,羅致光指,土地用途建社福設施5%係長期解決方案, 未來年資助房屋規劃純熟未能應用,相信過往平均數2%可建面積在社福,唔係好夠,200億元買係短期措施,「起唔切」唯一方法去買,如解決到長供應,毋須短期措施。

【15:12】記者問及教育局改革通識科,要前往內地交流,民政局過去經驗是否有合適學生可以參與的項目,徐英偉表示,根據過往經驗,時間越長越好,深度體驗的感受好好,見得深入啲,有更多時間同內地青年交流好重要, 時間耐好重要,報告中有青年就業計劃盼長時間;去海外內地都係,多啲時間同當地人多了解傾偈感受下當地發展方向, 可睇到不只教局,不同局都希望推動多元體驗。而面對文化交流及體驗項目,未來在東九龍及西九龍有好好硬件可以推動產業化發展。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政府支持綠色復蘇、環保、氣候變化,減廢等大方面政策推陳出新,改善空氣環境質素,製造綠色經濟機遇就職良機。(張浩維攝)

【15:05】垃圾收費是減廢火車頭,可推動各界、企業實踐、回收;三堆填區中廢紙最大比例,佔二成多,今年早幾個月已推全港廢紙收集回收服務,透過資助令全香港廢紙業得到更好支持,穩定長遠發展,關顧前線福祉, 基層可有更好收集穩定水平,計劃設香港現代化屯門環保園紙漿設施發展, 慳水、電可轉廢為材。

【15:00】減廢回收方面,資助會覆蓋18區, 儲積分, 不只三色,亦有玻璃樽、四電一腦小電,慳電、充電都可回收;現時9個綠在區區社區環保站,今年會再推回收便利點, 覆蓋18區, 支持回收,有100個流回收點, 方便轉廢為材 。

減碳應對氣候方面,亦會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邁向2050年減碳、適應,更長遠做法更新清新空氣藍圖,推首份電動車路線圖更新廢物管理, 計劃訂定目標時間停售傳統燃油私家車。

【14:55】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政府支持綠色復蘇、環保、氣候變化,減廢等大方面政策推陳出新,改善空氣環境質素,製造綠色經濟機遇就職良機, 短中長發展經濟機遇。至於減碳排放,本港可再生、節能、改善空氣、轉廢為能、 污水基建亦有進展,減碳方面, 近兩年推上網電價,成績正面,政策前過去幾十年私人可再生能源項目200個, 過去2年已批超過1萬個, 申請1.2萬個,約明年落成,可再生能源發電等於全香港仔、鴨利洲、黃竹坑幾萬戶用電量,又即太古城3倍。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表示,政府將全力支持運動員備戰2021年東京奧運。(張浩維攝)

【14:55】全力支持運動員備戰2021年東京奧運, 體院將持續訓練,冀明年可維持級別,避免無大賽而失去資助。

【14:47】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指,青年發展基金於去年3月推出新計劃,資助青年去大灣創業,疫情下好多工作未做,預批1億元予10多間NGO, 預資助200家青年創業企業,以及有 4000青年資助;而廣東大灣區已同意支持,提供共享工作基地予香港青年讓當地享相同待遇支援,會提高資助額,稍後將成立香港青年創新創業聯盟, 包括粵港兩地大學、NGO、科研機構、專業團體等加入一站式支援青年大灣創業。

亦會積極支持內地海外實習交流,將於疫情穩定後重推,諗如何優化深度過去項目,例如內地專題實習計劃,如宮故宮中科院等 。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指,法定產假將於12月11日開始實行,當日後可額外4周產假,而發還機制已委任一個代理人協助推行,希望明年年初可發還。(張浩維攝)

【14:43】法定產假將於12月11日開始實行,當日後可額外4周產假,而發還機制已委任一個代理人協助推行, 希望明年年初發還;至於法定日假,會在勞顧會商討12增加至17天,政府建議交會研究,適時交立會審。

取消強積金對沖,雖然在施政報告中無詳細交代,但工作進行中,但因複雜, 涵蓋面多,涉修例, 同步研究將2018年施政報告方案簡化,令大家較易明白,之前方案複雜程度高,不多人明白,因此希望更容易令公眾理解,推行和交立會更易通過,全速進行中。

【14:40】嚴重弱智人士宿舍院友方面,他們日間要去訓練中心,羅致光指,原本的院舍如有空間提供日間服務,院友便毋須去中心; 原本中心位拎返出嚟,可供社區人士得到服務,如展能中心有長輪候冊,工作希望可騰出日期展能中心讓嚴重弱智人士。

安老設施等過往最缺地同人手, 資助房屋未來計劃規劃撥5%可建面積做福利設施, 以不影響可建住宅單位數目作目標, 規劃角度:豁免5%可建面積作福利用途, 細節會同發展局及運房局商討

綜援方面,成人資產上限加倍,項目延至下年5月31日, 將保險計劃現金價值豁免計劃, 不當資產一部份,安排同自住物業一樣首年不計資產,原因是失業人士係短暫綜援制度中過渡艱難, 今次納入保險面值數目。

【14:30】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指,安老服務過往每年以雙位數字增加,如用17/18年作例子,則增60%;而局方加強家居照顧,已由2017年資助8000多至1萬1千多個位, 將增1500個;而社區服務增5000個位,由現時3000個增加至8000。

至於住宿照顧服務,17年有新安老投入服務將增加8400宿位, 改善買位計劃19/20起以5年買1000個位 相等50間資助安老院。

至於幼兒中心方面,會加強人手比例,未來每區買最少一間幼兒中心處所,希望可投入服務,未來數年增1000個名額;至於康復服務,最重要到校學前康復,最初只有3000個位,現時至8000幾, 未來兩年增至1萬個,目標學前康復為零輪候。

而殘疾人士及照顧者,來年新增透過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計劃,屬新嘗試,希望增加暫托服務紓緩壓力;而特殊校宿舍,假日因學生不在舍,會有吉位,如長假好好利用,讓原校畢業生如有需要暫託服務,可返母校, 來年會嘗試安排。

政府計劃活化珍寶海鮮舫,將由海洋公園和非政府機構協作,以非牟利方式令海鮮舫在香港仔避風塘重生。(資料圖片 / 蔡正邦攝)

【12:09】香港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因本港第4波疫情爆發,在啟航前夕煞停。被問到啟航日期會否進一步延後,邱騰華表示,旅遊氣泡建基於兩地疫情受控情況相近,設有雙重保險上落機檢測機制,決定暫時延後是尊重機制形式。他強調,如果其中一地的疫情惡化,氣泡旅遊必須停止。至於會否影響其他地方氣泡,將受制於疫情。若未能安心,可能推展工作會慢下來,希望先建立一個機制。若情況許可,「做到幾多就幾多」,可以再調整。他重申,旅遊氣泡是要得到保障下,讓往來人士有相對自主權,不需長時間隔離。

對於審計報告批評旅發局工作,邱騰華表示,政府尊重審計報告,整體上接納,過去兩、三年,旅遊業正面對大挑戰,一方面在旅客數字好似好令人滿意,但旅遊工作有很多困難 ,現時旅客數字近乎零,港府需要旅遊推廣,而旅發局是重要夥伴。彭耀佳補充,旅發局非常重視報告,現階段會積極跟進報告的38項建議。彭指,大型活動是香港品牌重要環節 ,要吸引旅客享受及參加,活動行政做法永遠可改善,會積極跟進建議及做好。

【11:43】邱騰華多次被問到珍寶海鮮舫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會否增添海洋公園負擔。邱表示,就珍寶未來的營運方式,仍要同海洋公園商討,但相信海鮮舫不會只做酒樓賣海鮮,必然利用本身條件。他強調,珍寶是港獨特地標,位處於漁港的核心地點,是好好的亮點,會研究如何利用該艘流動畫舫,配合南區發展,幫助公園重建。他又稱,海洋公園重生是困難,要向前看,要看新機會,與海洋公園磋商時,希望以招標形式引入營運者,不會構成額外負擔。

邱騰華指,如果不能管控疫情,經濟會繼續衰退。(麥凱茵攝)

【11:28】旅發局主席彭耀佳指,旅遊業正面對非常嚴峻的經濟環境,旅發局支持推動旅遊業長遠措施,尤其是躍動港島南,有助進一步深化香港大城小區,研究重新包裝。旅遊業會積極宣傳香港,以維持國際曝光,期望疫情過後,香港能成為國際旅客的首選目的地,並推動旅遊氣泡。

而大灣區也是旅遊業重要發展策略,會繼續吸引大灣區旅客,並與大灣區城市合作, 建立大灣區旅遊品牌,以香港為樞紐。旅發局正審視香港旅遊定位,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待開關後盡快推出優惠及產品。

【11:24】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內地經濟步伐恢復得最快,為香港提供發展機遇,本港商貿會由內、外循環入手,第一個工作是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幫助中小企利用大灣區,打入內地市場。第二個工作則是運用一帶一路帶來機遇。

【11:21】旅遊業方面,邱騰華表示,海洋公園及躍動港島南計劃會注入新元素,包括海洋公園水上樂園,希望明年夏天啟用,而珍寶海鮮舫擁有者亦無償送出海鮮舫予海洋公園,可與海洋公園重生計劃合拍,並利用附近水體,增加海上設施,配合南區發展。

創意產業方面,邱稱,很多企業均面對大困難,轉型除要發展科技,亦不能忽略創意加入,當局兩年前已投入第一個10億元,發展創意智優計劃,涵蓋8個香港行業,希望新的10億元,可加強引入創意、數碼化等工作。

邱騰華續稱,近幾個月政府集中直接支援企業,保就業。對於行業支援,政府好多資金及新注入,如創意智優計劃、電影發展基金、中小企業拓展基金等,可以幫企業轉型開拓市場。

【11:14】展覽業發展方面,邱表示,防疫基金已投入10億2000萬元支援,適用期將延至2021年。近期雖有大型展覽受疫情影響,但中長期,會展業投放必須加強,當局已計劃開展灣仔北三棟政府大樓重建,發展為會展中心工作,而機管局亦會啟動亞博館第二期發展,合共增加約6.6萬平方呎樓面,展覽場地面積較現時多40%。

對於導致沙中綫過海段工程超支及延誤成因之一,會展站上蓋會展中心的發展計劃突煞停。邱解釋,因計劃出現延遲,工程地方亦受限制,故審視後決定放棄,改為集中發展灣仔北3座政府大樓改建及亞博二期場地。

【11:05】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目前要做好防疫及抗逆境,目標是重啟經濟找出生機和出路。目前不同經濟體均受疫情影響,坦言如不能戰勝疫情,就不能克服經濟逆境,而過往兩季全球預測,如果疫情不能管控疫情,經濟會繼續衰退。現時除中國經濟已有「V型」反彈,其他都仍然沉底。港府在制定經貿策略方面,要兩條腿走路,既關注管控疫情走出逆境,亦要盡量掌握商機。

邱稱,重啟經濟找出路有三個方針︰

1.利用雙循環策略,充分利用國家內循環。

2.外部經濟差,必須尋找有利香港,利用香港優勢,發掘市場。

3.有行業受困較深,需要當局支援,會支持中小企業協助轉型。

▼施政報告2020八大重點▼

+3

↓過渡性房屋↓

+3

↓大坑西邨↓

+7

↓港鐵大嶼山小蠔灣車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