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康指絕不同意放棄年輕人 籲給予希望及以溝通解決問題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香港浸會大學前校長錢大康任內經歷爭議風波不斷,包括反修例風波、大學校園受衝擊。他今日(17日)在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表示,絕不同意放棄年輕人,認為大學及社會要給他們希望及自信,不要單純指罵及懲罰。他又認為,反修例風波後社會少了溝通,「唔肯聽人講,永遠搵唔到原因」。

錢大康表示,絕不同意放棄年輕人。(資料圖片)

本港經歷2014年雨傘運動及2019年反修例運動,有聲音曾說要「放棄年輕人」。錢大康表示,絕不同意放棄年輕人,強調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若輕易放棄,則社會失去希望。他認為,要明白年輕人的需要,不要單純指罵及懲罰,大學及社會要給他們希望及自信。

社會要嘗試對話 才能了解矛盾的根源

反修例風波後,錢大康認為社會少了溝通,出現「藍黃無偈傾」現象,強調社會要嘗試對話,才能了解矛盾的根源。錢在社會運動期間曾出席學生論壇,坦言體會到學生非常憤怒,從不滿中明白到他們感覺無希望。其後他展開與學生非公開的交心會談,開展了200多場早餐會、茶點會及宵夜會,提供溝通渠道讓師生交談。

錢大康在社會運動期間曾出席學生論壇,坦言體會到學生非常憤怒,從不滿中明白到他們感覺無希望。(資料圖片 / 余俊亮攝)

批推卸給教育界非常不負責任

面對不少學生被捕,他認為把問題推卸給教育界非常不負責任,解釋指這是社會問題,應反思每個人背後不滿的原因,「唔肯聽人講,永遠搵唔到原因」。他說,在反修例事件後,外界支持及諒解大學生的人佔多,認為大學只需做好轉遞知識責任,堅守崗位,不用太大改變。

他又認為,學生可以理性表達,亦要尊重他人意見,不能做違法行為,強調仇恨言論及誹謗一定不能接受,要對自己行為負責任。

國安法下仍有學術自由、院校自主

此外,錢大康認為全球大學一體化是必然,課程、學生、教授一定要多元化及國際化,而不是中國化,故推出「人才100」計劃,在全球招聘100名學術人員,反應比預期中好,故將推展至「人才136」,亦希望將本科生海外交流的百分比由60%增至100%,以及把交流生比例增至10%。他認為,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仍有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

他預計,在疫情衝擊下,本學年的學生就業前景一定較差,校方會盡量協助;又指受疫情影響,浸大減少兩至三成的國內學生申請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