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天氣或維持至復活節假期 空氣污染指數若嚴重 醫生籲減外出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夾雜的懸浮粒子令空氣質素變差,今早(15日)9時,香港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在中至甚高水平。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國仲在電台節目表示,受內陸氣流影響,周日(13日)起有沙塵由中國北或西北地區被吹來本港,影響能見度及空氣質素,預料相關影響會維持至本星期中後期,甚至復活節假期間,而明日(16日)將轉吹偏東風,有望會逐漸緩解。

家庭醫生林永和在同一節目中表示,近日有少量病人因空氣問題感到不適,而本身有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等的病人亦多了發病。他建議有相關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一老一少等留意天文台空氣質素指標,如嚴重影響健康時應減少外出,及在戶外運動。

沙塵暴|沙塵氣流4月14日仍然影響香港,下午初段從金鐘添馬公園望向尖沙咀,仍是灰矇矇,有市民在公園內練舞。(廖雁雄攝)
沙塵暴|沙塵氣流4月14日仍然影響香港,下午在山頂望向九龍灰矇矇,不過仍無阻遊客遊覽。(廖雁雄攝)

楊國仲表示,周日開始受懸浮粒子影響,天文台總部錄得能見度僅有5公里。他解釋指本港近日受東北季候風影響,一股內陸氣流由北方,即中國北部或西北部等地,沿途經過沙漠等沒有植被的地區時,將沙塵帶來南,而且速度甚快,只用一日半時間已吹至華南治岸。

香港天文台指明日轉吹偏東風 沙塵天氣有望會逐漸緩解

他續說,周日一道冷峰橫過後,本港濕度更是破了1984年以來最低紀錄,只有21%,能見度亦只有6公里。有關天氣狀況昨日(14日)開始緩和,不過懸浮粒子仍難擴散,中午時候能見度仍只有5至6公里,部份地區能見度因風力不同而較低。楊國仲指明日會轉吹偏東風,沙塵天氣有望會逐漸緩解,但要視乎大氣擴散條件,預料本周中後期可能持續低能見度。

他又指,本港對上一次受沙塵天氣影響,要數至15年前,即2010年,當年韓國及日本同受影響。他呼籲市民留意天文台網站的最新預測,留意空氣質素。

家庭醫生稱有哮喘病人反映在戶外感呼吸困難

林永和表示,即使4月仍有多人傷風,部份是因感染COVID等疾病;有病人「咳多咗」及病情反覆,如本身患有哮喘的病人反映在戶外時感到呼吸困難,林永和指在無其他原因下,有機會同空氣質素有關。

他又指,天文台指標具參考性,市民可以留意,一老一少及需在戶外工作,如地盤工人的市民,如當空氣質素屬風險嚴重時,應盡量留在家中,不要外出,亦不應在戶外運動;長時間在空氣質素差的環境下活動才會有長久影響,因此市民亦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