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年半入5.4萬外勞 單月增3200人 飲食業升5%

撰文:林遠航
出版:更新:

政府前年9月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容許26個職位類別輸入外勞,包括飲食業。根據勞工及福利局今日(16日)向立法會提供資料,計劃至上月底共批出7,864宗申請,涉及逾5.4萬名外勞。頭十個輸入最多外勞工種有四個屬飲食業、佔逾2.3萬人,單是侍應生有8,971人,初級廚師和廚師各有6,172和5,234人,洗碗員亦有2,757人。

對比當局早前提供截至二月底數字,上月當局共批出近500個申請,獲批輸入的外勞數目超過3,200人,其中飲食業四個工種獲批逾1,100名外勞,總數單月升逾半成。

飲食業四個工種在三月共有1,147個外勞職位獲批,總數一個月間升超過5%。(資料圖片)

輸入外勞申請107,083名 獲批數目逾半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書面答覆民建聯劉國勳的提問指,截至2025年3月31日,「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共接獲12,623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107,083名外勞;獲批的申請為7,864宗,涉及54,278名輸入勞工。

侍應生佔8,971人 初級廚師和廚師各有6,172和5,234人

頭十個輸入最多外勞的工種中,有四個屬飲食界、佔逾2.3萬人,其中單是侍應生有8,971人,初級廚師和廚師各有6,172和5,234人,洗碗員亦有2,757人。其餘亦包括常見工種,如3,879名售貨員、2,712名清潔工、2,519名保安員、2,403名貨倉管理員。

翻查當局月初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的回覆,當時局方指,截至二月底,當局共收到11,342宗請,涉及申請輸入98,065名勞工,獲批申請有7,380宗,涉及51,051名外勞。當時收到的申請中,侍應生、初級廚師、廚師、洗碗員共佔21,987人。

頭十個輸入最多外勞工種中有四個屬飲食界,包括洗碗員有2,757人。(GettyImages/VCG)

換言之,當局一個月間,共收到1,281宗申請,並批出484宗,涉及3,227名外勞。而單計飲食業四個工種,多1,147個外勞職位獲批,總數目一個月間升超過5%。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持份者的意見,從而擬定計劃的未來路向。(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孫玉菡:政府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持份者意見

優化計劃為期兩年,意味將於今年結束,當局早前表示,已展開檢討優化計劃的工作。孫玉菡在回覆中表示,政府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持份者的意見,從而擬定計劃的未來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