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琵鷺全球數量創新高 后海灣數量反跌6.9% 觀鳥會:發展威脅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被列為「瀕危」物種的黑臉琵鷺,部份於香港和深圳之間后海灣過冬,然而有調查發現,近年於后海灣棲息的黑臉琵鷺數目顯著下降。香港觀鳥會剛進行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發現今年全球黑臉琵鷺數量,達有紀錄以來最高,達5,222隻,較去年上升7.4%。
然而於香港后海灣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有下跌趨勢,今年錄得數量為336隻,比去年跌6.9%,在過去7年間的跌幅更達15%。香港觀鳥會認為,數字反映本港后海灣的濕地環境質素下降,使黑臉琵鷺減少來港棲息。該會促請港府為「濕地緩衝區」把關,防止土地發展入侵后海灣濕地,並大力推動本地塘魚養殖業。

+1

香港觀鳥會自1994年起每年進行《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今年調查於1月15至17日完成,覆蓋全球超過120個地點,包括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后海灣、日本、台灣及越南等。結果顯示,全球黑臉琵鷺數量達5,222隻,較去年上升7.4%,即增加了358隻;當中在台灣過冬的數量更達3,132隻,佔全球最多,比率達60%,相比去年上升12.5%。

全球黑臉琵鷺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在香港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卻顯著下降。今年在后海灣錄得336隻黑臉琵鷺,數量按年下跌 6.9%,已是連續3年下跌。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經理余日東指,調查反映后海灣濕地環境質素下降,使黑臉琵鷺不來港棲息。

觀鳥會︰發展濕地及其緩衝區 憂威脅黑臉琵鷺棲息地

余強調,評價濕地質素涉量度多個因素,而雀鳥數目正是其中一個指標,因雀鳥會選擇環境良好的濕地棲身,如須廣闊而淺水等,雀鳥數目下降,正顯示濕地環境轉變。他又指,過去幾年,政府及發展商相繼提出發展后海灣濕地及其緩衝區,破壞后海灣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亦對黑臉琵鷺的棲息地構成威脅。

發展局早前指,今年內會檢討有關濕地緩衝區的規劃指引。余日東期望政府檢討須涵蓋濕地緩衝區,對濕地保育區的重要保護功能,非單單只檢討發展因素。他又舉例指,如放寬濕地附近樓高限制,將影響雀鳥飛行,「好似一個井咁,無雀鳥飛唔到入去,亦好難飛出嚟」。

至於擬建的港鐵北環線會否影響黑臉琵鷺棲息,余日東指,因北環線走線偏近內陸,對后海灣的直接影響不太大,但因鐵路沿線人口密度增加,不可忽視帶來的累積影響,「一定對附近濕地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