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港大研究:科興產生抗體水平不及復必泰 探討打加強劑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所產生的抗體水平遠較接種科興疫苗為高。該研究今天(16日)刊在《刺針-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研究指出,在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後,接種者的抗體水平是49,打兩針後一個月就升至269;相反打一針科興疫苗後,抗體水平只有7,打兩針後一個月則有27。由此可見,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後,復必泰疫苗所引發的抗體水平高於科興疫苗近9倍。

▼7月8日起,「疫苗氣泡」框架下大致維持社交距離措施▼

+15

初步分析93人數據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等人對於兩款疫苗的免疫原性進行研究,招募了1,442名公私營醫療體系的醫護人員,為他們在打第一針前、打第二針前、打第二針後21至35天抽血檢驗,並以多種方式檢測抗體水平。

該研究初步分析了93名參加者的數據,當中63人接種復必泰疫苗,30人打科興疫苗。這93人接受兩種檢測方式,分別是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替代病毒中和抗體測試(sVNT),結果均發現,打了一針復必泰疫苗的人士,其抗體濃度已顯著上升,而打第二針後抗體亦再次增加;不過打一針科興疫苗的人士,其抗體濃度很低,而打第二針後就上升至中等水平。

市民接種科興疫苗。(資料圖片)
研究指出,在接種一劑復必泰疫苗(藍色線)後,接種者的抗體水平是49,打兩針後一個月就升至269;相反打一針科興疫苗(紅色線)後,抗體水平只有7,打兩針後一個月則有27。(研究文件截圖)

研究團隊又再為24名參加者做溶斑減少中和抗體測試(PRNT),其中12名復必泰疫苗接種者在完成接種後一個月的抗體水平269,而12名科興疫苗接種者則只有27,反映復必泰疫苗所引發的抗體水平高於科興疫苗近9倍。而若只打一針,復必泰疫苗的抗體水平是49,科興疫苗則是7,代表一針復必泰的抗體高於一針科興6倍。

高本恩:確診者康復後抗體水平最低有80

高本恩回覆查詢時表示,一般而言,抗體水平愈高,保護力愈好和維持時間愈長。一般確診者康復後的抗體水平是80至160,因此接種科興疫苗產生的抗體水平不及感染而產生的抗體。而不同研究都指出,在遇到Delta變種病毒時,接種者產生的抗體水平會較低,有理由相信接種科興疫苗者,遇到Delta變種病毒時,其產生的抗體水平會較27更低。

一般而言,中和抗體的滴度水平反映了疫苗的保護能力。團隊認為,日後可以再探討如何增加滅活疫苗(如科興疫苗)的抗體濃度,包括需否打加強劑。高本恩指,目前香港只有約40%人打了第一針,現在談打第三針是言之尚早,或可在明年初才打加強劑,他亦正計劃進行一項臨床研究,去比較不同款式疫苗作加強劑的效果。

研究團隊補充,該研究沒有包含其他可能影響保護力的數據在內,例如T細胞、ADCC抗體(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ntibody)等。

梁子超認為,現時無人能確定抗體水平達到甚麼數值才算是足夠,「唔一定愈高愈好」。(資料圖片)

梁子超:暫無人能確定所需抗體水平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現時無人能確定抗體水平達到甚麼數值才算是足夠,「唔一定愈高愈好」,若抗體水平太多,亦有可能會引發罕見、嚴重的副作用,例如心肌炎。他又指出,不能以抗體水平高低,去推論是否需打加強劑,反而更應考慮第二針的抗體水平已經十分高時,打第三針又會否引發過高的反應。

他指,抗體水平只是疫苗保護力的其中一項指標,現時兩款疫苗已有第三期研究和真實世界的接種數據,以整體保護率作比較,比起單比較抗體水平更反映實況,「不應再糾纏於抗體水平的研究。」不過,若要研究疫苗對於變種病毒的效力,由於這方面未有完整研究數據,就可使用抗體水平的數據去作參考,及推測不同疫苗款式對於變種病毒的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