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土地短缺增1.5倍至3000公頃 黃偉綸:有信心覓夠土地

撰文:黃金棋 林穎嫺
出版:更新:

本港土地供應短缺,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8日)公布,估算本港2019至2048年共有3,000公頃土地短缺,比2016年估算短缺1,200公頃大增。黃強調目前已規劃的中長期供地項目,包括「明日大嶼願景」及「北部都會區」等,潛在土地供應可達4100公頃,「面對3,000公頃短缺,大家唔須要擔心,我哋有信心有足夠土地」。

▼2021年《施政報告》發展新界北▼

+25

▼2021年《施政報告》房屋問題重中之重▼

+14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等今日就最新一份《施政報告》見記者,黃偉綸亦公布《香港2030+》報告,估算本港至2048年總共土地需求為5,800至6,200公頃,計及3,200公頃的已展開規劃階段項目,例如東涌東、洪水橋下村等,土地短缺約為3,000公頃。

黃又解釋,2016年提出諮詢時曾指土地短缺約為1,200公頃,惟其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亦曾批評2016年估算太保守,加上當局亦留意到社會對住屋期望。而在土地需求方面,當局亦將改善居住空間、需更多經濟用地包括創科用地推動經濟發展等因素計算入估算中,包括人均居住面積如增加10%,即達215平方呎;如增加20%即達237平方呎。他又指,考慮到供地項目規劃工作未必全部可行,「比3,000公頃搵多啲,係理想同接近現實做法」

▼2021年《施政報告》龍鼓灘填海成貨櫃碼頭▼

+6

在公營房屋方面,黃偉綸指去年已覓得330公頃,在2021至2031年10年公營房屋單位供應可達31萬個。而未來10年已覓350公頃土地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形容是「另一個新高,反映多管齊下覓地策略見成效」。

私營房屋方面,黃指亦將會有170公頃土地可供興建10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當中逾85%土地來自新發展區及賣地,有約15%土地來自港鐵項目,仍未計及重建項目、市場行為私人發展等,故相信可以滿足房屋需求。

▼10.6特首林鄭月娥公布交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

+9

被問到本港出現移民潮,所估算土地短缺有否計算相關情況?黃偉綸回應表示,規劃署是參考統計處數據,雖今年人口有短暫下跌,但長遠而言,至2040年代估計人口達811萬,甚至最高可去達880萬。他又指,估算房屋需求更重要是根據戶口增長,而平均戶口增長率下跌比人口增長率下跌得慢。

至於「北部都會區」成本方面,黃偉綸指政府公布明日大嶼成本6240億是「非常例外做法,並非政府常規」,一般是進行工程及規劃研究後才公布成本。因此北部都會區「其實係返番常規,有具體數字一定會同大家分享」。他又強調,北部都會區新增土地只得大約600公頃,其餘已進入或準備執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