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濕地公園規劃未提詳情 環團望保留養魚戶及雀鳥航道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政府計劃收回約700公頃私人濕地和魚塘,連同相鄰政府土地,設立多功能濕地保育公園,特首林鄭月娥日前透露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地,成為本港最大規模、用收地模式發展的濕地保育計劃。但規劃只見藍圖,詳情欠奉,有環團關注魚塘開闊景觀、雀鳥暢通航道及養魚戶能否一一保留,以及如何把人為滋擾對生態影響減到最低。

+1

北部都會區濕地公園專題報道︰

北部都會區|三濕地公園選址現況逐個睇 遼闊魚塘本是雀鳥天堂

北部都會區|新田養魚逾30載 養魚戶支持設濕地公園 望續留魚塘

北部都會區|凌嘉勤:濕地須有恰當、主動管理 勿以陰謀心態看待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政策高級經理劉兆強表示,樂見政府以主動手段收回私人濕地和魚塘,但指出濕地保育公園至今未見發展詳情,外界只能掌握零碎資料,擔心當中的未知數影響原有生境。

劉兆強表示,三個濕地保育公園提供多樣化雀鳥生境,部份雀鳥喜歡在開闊的魚塘棲息,擔心日後的濕地公園會否大量植樹,反影響雀鳥飛行航道。他又關注部份地區較偏遠,設立保育公園後,旅客該如何前往、又於何處止步、會否有人流限制。

目前蠔殼圍、三寶樹及南生圍一帶仍有不少魚塘營運,劉指出,靠養魚戶養魚才吸引不同雀鳥棲息,關注收地後養魚戶能否繼續留守養殖(見另稿)。他希望日後落成的公園以自然為本,保留開闊空間及自然景觀,把遊客潛在滋擾減到最低。

WWF認為,靠漁民養魚才吸引不同雀鳥棲息,關注政府收地後漁民能否繼續留守養殖。(盧翊銘攝)

冀以「濕地零損失」為原則發展

劉兆強說,目前三個擬建的濕地保育公園生態價值高,否則不會變成國際重要濕地,希望當局以「濕地零損失」為原則,保護相鄰的魚塘,減少公園區域內的濕地面積及功能損失,並要制定整體保育策略,承諾預留足夠年度預算維護及管理濕地系統,「濕地如人一樣老得好快,當它越老,需要的運作資源越大。」

他亦建議政府在動工前,先進行生態基線調查,檢視當地物種多樣性,以作為日後量化成效指標。

劉兆強希望當局以「濕地零損失」為原則,保護相鄰的魚塘,減少濕地保育公園區域內的濕地面積及功能損失。(盧翊銘攝)

收地確實位置及支出仍待確立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回覆指,《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一個概念性策略規劃,故需徵收土地確實位置,以及收地可能涉及的財政支出,相關詳情仍待確立。 該處指仍須經環境局進行相關研究,敲定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範圍,以及落實細節及時間表。

環境局則回覆指,須就當中保育濕地的建議進行策略性研究,評估相關地點的生態狀況及實際情況,以敲定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的土地範圍和管理模式,以及落實安排時間表等。 該局指《發展策略》已考慮對遷徙水鳥影響,亦會維持飛鳥廊道,以免影響水鳥遷徙。至於其他發展項目,亦要按現行機制進行環評(包括生態影響評估),以評估發展項目對環境影響及所需環境緩解措施。

該局又指,《發展策略》與新自然保育政策的保育地點,並不完全相同,兩者是互相配合和補足關係,透過政府主動保育,相比起現時不少魚塘被荒廢,將可更整全地保育后海灣具重要生態價值濕地,以及提升環境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