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博物館開幕在即 微觀都市傳奇 策展人:好多嘢只可在香港發生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以亞洲首間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定位的M+,千呼萬喚下終於登場,下周五(12日)正式揭幕。西九管理層不時與英國倫敦Tate Modern及法國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並置較勁,未來走向仍有待觀望,但宏觀六大開幕主題展覽,相信位於地下大堂展廳的「香港:此地彼方」,最能勾起港人的文化認同。
策展人彭綺雲接受《香港01》訪談時表示,本港的視覺文化孕育自多元混合的獨特環境,也融合中西薈萃的交流碰撞,更在限制之中展現創新及變通,「好多嘢都只可在香港背景發生」,期望入場觀眾以另一角度重新探索香港。

策展人彭綺雲早前表示,團隊3年前開始籌備展覽,期間未因《國安法》需調整展品或改變策展方向,亦無受到任何政治壓力。(廖雁雄攝)

位於地下大堂展廳的「香港:此地彼方」,以藝術、平面設計、建築及電影,多角度勾勒獨有的香港故事。九龍皇帝墨寶的大門,揭開序幕,「再現」流行文化標誌,彭綺雲指,「就算唔識藝術,都一定會認識佢」。

呂壽琨作品擔大旗

展覽轉角,新派水墨畫高掛,自成一方天地。戰後國內動盪,以呂壽琨為首的新水墨運動領軍人物,打破彼時因循的學派風格,於傳統的水墨媒介匯入抽象表述及自由意志,在山水形體迸發時代異彩。

彭綺雲指,「今次展覽聚焦本港視覺文化起源,有好多嘢都只可在香港背景發生」,內地當時相對封閉,知識份子南來,匯聚一堂,在承襲傳統之中開拓革新的藝術語言。不少師承呂壽琨的弟子,隨後亦各領風騷,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亦是一例,「希望觀眾珍惜呢種innovation(創新)。」

香港故事一脈相承,靈活變通是港人精神。從藝術到建築,由設計到電影,展覽回溯60年代至千禧年本港的視覺文化,「香港就係,面對住唔同限制,仍然可以創新同保持自己獨特性。」彭綺雲說,香港的地緣文化及歷史身分,構成獨有的文化景觀,亦得以走進國際舞台,吸收外來文化外,亦輸出影響,她以「Hybrid」(多元混雜)形容,「氛圍開放,啲嘢行得好快,亦充滿可能性。」

精選展品率先預覽:

+23
平面海報亦折射社會思潮,左是陳幼堅《為人民服務》,右是劉小康作品《應回去,港回歸》和 《終回來,港回歸》。(廖雁雄攝)

縱觀展覽,部分展品似曾相識,或曾在其他本地博物館公開展出,彭綺雲說,策展時有留意同行動向,她承認「有啲都相似,作者亦都一樣」,亦有互相協調,但M+定位為國際性博物館,顧及本地觀眾外,同時面向全球,會以亞洲角度切入,將香港呈現於國際舞台。

展覽尾聲,其中一組數碼作品《前後與左右》,集合本港知名電影《2046》、《歲月神偷》等,與及以香港為背景的外語片包括《攻殼機動隊》的剪輯片段,《十年》亦佔一席位,重現山頂夜景俯瞰一幕;另有參展的藝術家具鮮明政治取向,會否擔心外界異議?她回應指,創作者皆是生於這個時代,同時亦受社會影響,期望入場者聚焦作品本身,以開放態度觀之。

德國知名攝影師Michael Wolf擅以鏡頭記錄香港這個密集之城,彩虹邨外牆的幾何學一覽無遺。(廖雁雄攝)
黃國才曾經以《飄流家室》於維港航海「居住」,諷刺香港畸形樓價。(廖雁雄攝)
張志強的《變形蝸居》,以1比1「臨摹」其真實家居的機動式設計,高牆背後是五藏俱全的廚房,也有小型吧檯等,以巧思突破空間限制。(廖雁雄攝)

展覽中不乏作品相互呼應,德國知名攝影師Michael Wolf的遺作《建築密度#8b》,以鏡頭呈現彩虹邨外牆的幾何稠密布局,策展人刻意將其與官方設計草圖並行而置,以民間視角反思官方房策;已隨歲月消逝的九龍城寨舊片段再現,與行為藝術家黃國才的《飄流家室》,以及M+委約作品、張志強的《變形蝸居》,於不同時空勾勒這個擠迫之城的社會百態,彭綺雲,「今次呢個展覽,講緊嘅係一個開放故事,展品亦都係貫穿主題」。

距離M+開幕尚餘一星期,博物館上下忙個不停,也作最後衝刺,彭綺雲加入M+7年半,親手孕育以至見證誕生,感受難而言喻,「好感激有呢個機會。」她此前任職於港大美術博物館,轉至本港最大型博物館工作,她直言挑戰接踵而來,「當中好多嘢未能預計」,笑言猶如與M+一起共同成長。

M+博物館將於下周五(12日)正式開幕登場,訪客首年免費進場。(資料圖片)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M+,將於本月12日(五)早上10時正式開幕,公眾可免費入場。打頭陣的六大開幕展覽包括「香港:此地彼方」、「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物件.空間.互動」、「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個體.源流.表現」,以及「博物館之夢」,市民可於本月5日起預約參觀時段。

M+「香港:此地彼方」展覽

日期:2021年11月12日至2022年11月27日

地點:M+ 地下大堂展廳

票價:首年免費,訪客可事先於網上預約參觀時段

M+將於11月12日開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