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禽流感到新冠 面對五場疫症 許樹昌提對付病毒三寶

撰文:黃煦緻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25載,從1997年的禽流感,到持續逾兩年半的新冠疫情,第五波更奪去逾9000人的性命。計及2003年沙士,2009年豬流感及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症,市民曾面對五場大型疫症的威脅。
行醫37年的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回歸以來多次走在抗疫最前線,總結經驗,他坦言病毒無分國界,新病毒一出現就會四散,要如何應對,做好準備?他卻說:「要到時煮到埋嚟先知點處理」,故本港雖一直有完善醫療系統及服務,但能否應付下個疫情來襲,他認為仍屬未知數。一旦是威力強勁的全新病毒,更是全世界都難以應付。他又提出對付病毒三寶:「第一要知道是什麼病毒,第二是要找到測試劑,第三要有好的藥物治療。」

▼2月15日 多間醫院急症室爆棚 部份病人安置在空地▼

+8

基因排序方知禽流感 政府下令殺雞止爆發

97年回歸後,香港公佈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香港科學家連同多國進行基因排序找出病毒源頭後,立即發出「殺雞令」,三日內撲殺全港共130萬隻活家禽,截斷播毒源頭。許許樹昌形容當時政府做法果斷,成功阻止疫情爆發,重申要知道原因才可控制到疫情。

97年回歸後,香港公佈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沙士如摸黑而行 醫院缺條件應對

對於許樹昌而言,2003年沙士為最難打的一仗。沙士初時在港爆發時,完全不知其病毒為何。當時香港的醫院並無負壓病房,大部份都是大房,只用布簾分隔病床。他指,政府是在2005年才透過改造通風系統,將普通病房改成負壓病房。

對於許樹昌而言,2003年沙士為最難打的一仗。(歐嘉樂攝)

加上當時缺乏有效對抗沙士的藥物,僅用利巴韋林、蛋白酶抑制劑及類固醇治療病人,成效不佳。由於治療時間相對長,更有14%病人甚至因為使用過量類固醇而導致骨枯。

他直言,當時香港根本沒有條件應對「咁勁嘅沙士病毒」,醫院設施遠不及目前,並認為就算面對現時棘手的新冠病毒,亦比沙士有更好條件處理病人。

未掌握豬流感 一宗個案即封酒店無可厚非

2009年本港輸入一宗H1N1豬流感病毒,為亞洲首宗確診病例。政府當時立即封閉病人曾入住的灣仔維景酒店7天,所有旅客及員工均須強制隔離。此舉震驚全港,曾被批匪夷所思,及後更有商務客向政府索償。

2009年本港輸入一宗H1N1豬流感病毒,為亞洲首宗確診病例。(資料圖片/陳嘉元攝)

許樹昌認為政府對新病毒掌握有限,出現一宗病例應更謹慎處理。不過,豬流感是一種較弱的病,患者就算染疫,只要早斷症,就可及早處方,並以特敏福治療。加上疫苗廠商也迅速研發包含類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故不擔心重蹈沙士噩夢。

難接觸感染源 中東呼吸綜合症以本地零個案告終

2015年南韓爆發中東呼吸綜合症,當時有韓籍人士抵港後確診,幸而本港最終守全防線,以零本地個案告終。許樹昌分析,由於中東呼吸綜合症的中介宿主為駱駝,患者通常都是透過接觸駱駝染病,惟香港沒有此動物,加上來往中東及香港的航線並不頻密,染疫機率大減。中東呼吸綜合症的死亡率雖達到35%,但病毒的即時傳播率低於1。故自2012年出現疫症至今,全球僅有約2,500個案。

Omicron大爆發 醫療系統一度崩潰

新冠肺炎至今造成逾122萬人染疫,逾9,300人死亡。許樹昌指出,新冠病毒剛開始以原始病毒出現,本身傳播力不強。當時以為本港醫療設施能足夠應付此疫症,惟未料遇到傳染力極高的Omicron,本港早期沒有藥物可減低入院及死亡風險,令醫療系統一度崩潰。

▼3月9日 伊利沙伯醫院轉移院內非新冠病人▼

+6

不過他直言「𠵱家睇返轉頭就容易講,其實病毒未殺到入嚟,好難做預計同做定咁多嘢。」他舉例沙士一疫後,公立醫院的負壓病床大增至逾1,000張。以人口比例計算,沒有一個城市會比香港有更多的負氣壓病床,但第五波來襲,醫院病床仍遠遠不夠。他坦言病毒無分國界,新病毒一出現就會四散,「要到時煮到埋嚟先知點處理。」

至於能否足以應付下個疫情,許樹昌也說難有定論,需視乎是甚麼樣的疫情,萬一是威力強勁的全新病毒,則不單是香港,全世界都難以應付。他指對付病毒三寶:「第一要知道是什麼病毒,第二是要找到測試劑,第三要有好的藥物治療。」

▼許樹昌專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