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食瓜子小心「咬崩牙」 食得招積勿靠牙齒蠻力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大年初一,謹祝各位讀者兔氣揚眉,疾病遠離。沒有限聚令,想必大家都會去親友家拜年,吃喝一番。臨床上,新年幾乎每日都有人因為吃瓜子、咬蟹鉗等而咬崩門牙,要接受補牙等牙科治療。一般來說,輕微崩牙沒甚痛楚,但我們的寶貴門牙其實沒有想像般堅硬,過時過節,切忌因為貪方便、慳時間,弄出個樂極生悲。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牙科醫生黃凌旻

門牙的作用是撕咬食物,不過相較犬齒、臼齒等,門牙在32隻牙齒當中,並非最堅硬,甚至可以算是脆弱。特別是門牙位處口腔前沿,如果口腔受外力撞擊或遇到硬物,通常門牙最先承受重力。

在本港,常見的門牙崩裂例子包括:

1)交通意外或運動創傷
2)創傷性咬合
3)有磨牙習慣(上下排門牙經常不自覺磨擦)
4)曾經蛀牙,或接受根管治療(又稱杜牙根)
5)常吃酸性食物,門牙表面因琺瑯質流失而變薄
6)飲食習慣,例如喜歡靠蠻力咬瓜子、蟹或甲殼類海鮮
7)年幼時,乳齒曾經嚴重蛀牙,使底下長出來的恆齒琺瑯質生長不健康

門牙崩裂並非「老人病」,但有所謂「節慶因素」,每逢大時大節,因進食導致門牙崩了一截的病人總會較多。

特別是新年,很多人不信咬瓜子都會「咬崩牙」,但這些病人卻絕非少數,假期平均1星期3至5名病人求診,比例相當高。曾有一名約30歲的女士,正是新年大快朵頤、狂吃瓜子,不顧牙齒及口腔疲憊,直至一截門牙應聲崩裂,琺瑯質嚴重受損,象牙質也外露,疼痛非常,才驚覺大事不妙。

檢查發現,她雖曾接受其他牙科治療,但牙齒清潔及整齊,算是很健康,今次因瓜子而一度「破相」,可謂意料之外。臨床用複合樹脂物料(瓷粉)修復她的受損門牙,並調校咬合、避免門牙過度用力及受壓,覆診後總算完全康復。

事實上,門牙崩裂可大可小。若只傷及門牙的邊緣或角落,未必感到痛楚;一旦傷及象牙質甚至牙髓,就會感到難以忍受的神經痛楚,必須接受牙科治療。因進食而崩裂的門牙,一般來說受損程度不算太嚴重,可用瓷粉修補缺口、調校咬合,並定期覆診,完全康復的機會極高。

若門牙受劇烈碰撞,例如曾有男士打籃球時被撞至大半隻門牙斷裂,求診時發現原來連牙髓神經也外露,只能先為其杜牙根,再做人工牙套,復原門牙的外觀和功能。除了皮肉之痛,門牙崩裂亦非常影響儀容,很多病人因此情緒低落,甚或承受心理壓力。

說到底,從日常做好牙齒護理,才是上策。除了在進行有碰撞可能的運動時,做好安全措施避免牙齒受傷,也應定期接受牙醫檢查、留意牙齒表面有否發黃、琺瑯質有否受損。很多長者曾經接受脫牙而喪失後牙,如沒有修復好後牙,門牙或因此更容易受壓,也會增加崩裂的風險。當然,最容易的預防方法,就是在新年吃瓜子、嘆海鮮時,勿再逞強只靠牙力,用工具幫手吧。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