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骨折或是心臟疾病警號 首年患上主要心血管疾病風險達11.83%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骨質疏鬆症是骨骼新陳代謝的慢性疾病。病人骨質密度減少,骨骼變得脆弱,容易導致骨折,亦有很多個案是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隨著年紀漸老,因跌倒引起的髖部骨折機會越高,亦有人士會短期內患上心血管疾病。根據香港最新研究發現,原來髖部骨折是與心血管疾病大有關係,甚至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等嚴重疾病。
撰文:醫善同行顧問、香港骨質疏鬆學會會長張正龍博士

骨質疏鬆症可謂是都市常見疾病之一,尤其孺著年紀漸大,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情況越趨普遍,會令骨骼越漸脆弱,容易骨折。骨頭裡的細胞,每日均會進行「蝕骨」及「造骨」的工作,亦即骨細胞一方面會會將老化的骨骼帶走,同時亦會建立新的細胞,透過鈣化令骨質密度變硬。

「鈣化」一詞平日在談及骨質疏鬆症時屢見不鮮,但其實人體所有軟組織都有鈣化的機會,例如心臟病的其中一個成因是與血管鈣化有關,加上膽固醇在血管累積,便猶如「計時炸彈」,令血管收窄供血不足,最嚴重有爆血管的風險。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病人,其心臟病及中風風險一般會較正常人高。然而,近年最新研究發現,除了骨質疏鬆症外,曾患有骨折的病人,其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會較正常人高,且過去10 年間,相關病人的頭三號殺手分別為肺炎、心臟病及癌症,可見骨質疏鬆及骨折,與心臟健康是息息相關。

我們的研究團隊追蹤過去逾10年約55,000名曾有髖部骨折病人,結果更發現,若病人在一年內曾有髖部骨折,首90日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大大提升,其風險會隨180 日後、270日後、一年後等慢慢降低,但風險依然會較正常人高。

研究亦估計,髖部骨折的病人首年內患上主要心血管疾病(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的風險為11.83%,但對照組則只有9.43%;而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中風等的風險均較對照組高。

由於骨骼是儲存鈣的地方,原理猶如「豬仔錢罌」,當不小心將錢箱跌爛,錢箱內的錢便會傾瀉而出,所以骨折後,體內礦物質代謝凌亂,令身體內血鈣突然短暫地提高,增加患上中風及心血管的機會。

因此,曾遇到骨折的病人,首年需格外留神自己的身體情況,除了小心步行讓骨骼慢慢康復外,亦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徵狀,如有懷疑便應向家庭醫生查詢,了解是否需要作進一步治療。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