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病人倒斃殘廁 病人組織促增意識:巡查見鎖門就走無意思

撰文:石國威
出版:更新:

一名58歲女病人周日(16日)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醫,其後倒斃無障礙廁所內,醫管局稱女病人在分流站評估為「次緊急」類別,又指職員每日定時巡查洗手間七次。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今日(19日)在商台節目稱,今次事件反映,除了清潔員工,所有醫院職員都須有病人安全意識:「係有7次巡查,但見到個房(廁所)鎖咗門就走咗,係無意思,至少要敲敲門睇吓有無人應。」

彭鴻昌又稱,當年前有病人在急症室等候時離世,個別醫院雖曾考慮用智能裝置監察,但再無交代進展,他建議醫管局仿效港鐵於殘廁安裝行動感應器,如使用者一段時間沒動靜會發警報,亦應考慮以智能手帶等實時監察病人維生指數:「殘廁(醫院)係有緊急求助鐘,但若果突然暈到,撳都撳唔切。」

彭鴻昌認為,今次事件反映醫管局至少有三個地方要改善,他指,以往有指引指如病人被呼叫後沒回應,若屬「緊急」類別,要積極尋找,但今次病人已見醫生等候作進一步檢查,即有醫療需要,即使評估為「次緊急」類別,也要積極尋找:「果一刻穩定啫,隨時唔知有咩事發生。」

2020年10月,有病人在威院急症室等候逾三小時後,直至其弟發現面色轉黑及沒有呼吸,才獲醫護前來急救,最終宣告不治。彭鴻昌指,據威院當時回覆,未來會考慮使用智能裝置實時監察病人情況變化,但當局之後未有交代落實情況:「成本唔係太貴,易做得到,可安全地提供醫療環境,急症室必須要做。」

彭鴻昌倡以智能手帶實時監察病人維生指數

彭鴻昌又稱,去年港鐵紅磡站發生有人倒臥殘廁內送院後證實不治,已意識到殘廁屬風險位,因屬一出一入,無其他人留意到任何事故,建議公院可仿傚港鐵或飛機機艙洗手間,裝智能裝置,有人進入後一定時間無離開會有提醒,且考慮以智能手帶等實時監察病人維生指數,而醫院所有職員都應提高意職:「殘廁(醫院)係有緊急求助鐘,但若果突然暈到,撳都撳唔切......係有七次巡查,但見到個房(廁所)鎖咗門就走咗,係無意思,至少要敲敲門睇吓有無人應。」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4月19日稱,今次事件反映除了清潔員工,所有醫院職員都須有病人安全意識,並建議公院加裝智能裝置。(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女病人在東區醫院急症室求醫至死亡過程▼

4.17 11:15——醫生為女病人診斷後,安排等候作進一步檢查,病人當時情況穩定。

4.17 12:30——職員先後於等候區及透過廣播系統呼叫女病人名字,但未能找到她。

4.17 13:45——醫護人員再次透過廣播系統呼叫女病人名字,惟病人未有回應。

4.17 16:30——醫護人員在急症室等候區無障礙廁所內發現女病人失去知覺,隨即為其進行心肺復蘇。

4.17 17:06——醫院宣告女病人不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