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4宗急症室病人等到死 僅威院考慮添智能裝置監察病人情況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東區醫院一名58歲女病人,在急症室等輪後超過12小時,其後被發現在「殘廁」失去知覺,之後離世。翻查資料,連同今次事件,醫管局由2020年起已發生過四宗急症室病人「等到死」事件。據醫管局早前就相關事故的回覆,其改善措施均是局限在事發的醫院,當中僅威院指或用智能裝置監察病人情況,而醫管局總部未有主動就事件公布在所有醫院推行過什麼的改善措施。

另外,在去年七月,一名六旬男子在港鐵紅磡站殘廁如廁時失聯,及後被發現倒臥在紅磡站殘廁內逾六小時,送院後證實不治。港鐵當時承諾會在3個月內,在全線超過90個無障礙洗手間裝設行動感應器,當使用者一段時間沒有動靜,感應器會自動向車站發出警報。

翻查資料,連同今次事件,醫管局由2020年起已發生過四宗急症室病人「等到死」事件,當中只有一半醫管局有主動公布。(資料圖片)

醫管局由2020年起已發生過四宗急症室病人「等到死」事件,當中只有一半醫管局有主動公布。據醫管局早前就相關事故的回覆,其改善措施均是局限在事發的醫院,而醫管局總部未有主動就事件公布在所有醫院推行過什麼的改善措施。

2020年10月 威爾斯親王醫院

69歲的黃伯2020年10月底因嘔吐及全身無力入住威院,分流護士僅列其為次緊急類別後,再未有監察黃伯的情況。黃伯在急症室等候逾三小時後,直至其弟發現面色轉黑及沒有呼吸,才獲醫護前來急救,最終宣告不治。

據威院當時的回覆,該醫院急症室現行安排約每兩小時巡查所有正在等候的病人,未來會考慮使用智能裝置,實時監察病人情況變化,以提示醫護人員跟進。據了解,相關裝置在各醫院都有進行採購,但未知是否已應用。

威爾斯親王醫院。(資料圖片)

2021年7月 廣華醫院

63歲的黎伯到廣華醫院覆診時因咳嗽及痰中帶血,醫生建議他即日入院檢查及治療。醫護人員為其進行診斷及所需檢查後,則安排病人在等候區輪候內科病房床位。惟待醫護人員準備將該名病人轉送至病房時,職員先後於等候區呼叫、透過廣播系統呼叫病人名字和致電均未能找到病人。事隔逾6小時後,醫護人員在急症室等候區輪床上發現病人失去知覺及沒有脈搏,最終宣告不治。

廣華醫院當時表示,非常關注有關事件,並提醒急症室員工加強監察等候入院病人的情況。

廣華醫院。(資料圖片)

2021年11月 屯門醫院

五旬的黃伯因急性肝衰竭回港到屯門醫院求醫,被列為第三類的緊急個案,惟在急症室9A病房等候數小時後,最終由親友發現身體已經冰冷及僵硬,其後證實死亡。

屯門醫院回覆查詢表示,已成立小組調查事件並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重新檢視獨立診症室病人的監察準則及制訂相關指引和重整人手編排,以加強照顧高風險病人。醫院亦已提醒急症室在照顧這類需要獨立隔離的病人時,除了透過視像監察,亦需要加密親身巡視次數,為病人提供更緊密觀察及護理。

屯門醫院。(資料圖片)

去年港鐵紅磡站老翁在殘廁失救

東區醫院今次事故發生在殘廁內,病人在殘廁失去知覺後失救並非首次發生。在去年七月,一名六旬男子在港鐵紅磡站殘廁如廁時失聯,家屬稱職員曾尋遍廁所不果,惟及後被發現倒臥在紅磡站殘廁內逾六小時,送院後證實不治。

港鐵當時承諾會在3個月內,在全線超過90個無障礙洗手間裝設行動感應器,當使用者一段時間沒有動靜,感應器會自動向車站發出警報。

港鐵紅磡站。(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