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基層工種准入外勞 涉侍應零售 勞工界憂阻釋放勞動力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政府宣布改善現有的補充勞工計劃,並改名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計劃下原有26個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外勞,這項限制會「冬眠」至少兩年,料於今年第三季推行。有勞顧會勞方委員批評,相關放寬涉及的都是基層、低技術工種,認為將對本地就業帶來巨大影響,窒礙釋放青年、中年心及婦女勞動力。

▼6月13日 政府公布輸入勞工特別計劃▼

+14

勞聯譚金蓮:係有人唔用,唔係有工無人

勞聯副主席、勞顧會勞方委員譚金蓮指,計劃下一般不得輸入外勞的26個工種都是基層、非技術的工種,料相關放寬會對本地就業帶來巨大影響,特別是窒礙釋放婦女勞動力,也會影響中年人轉職。

她續指,近來已聽聞有婦女反映求職變得困難,「係有人唔用,唔係有工無人。」她批評當局直接放寬26個工種可輸入外勞,或令婦女未來就業更困難,認為當局在未「開門」前,就應多做就業配對及支援工作,如鼓勵僱主將一份全職拆成不同更份,配合婦女可工作的時間,或給予交通津貼,令婦女願意到一些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

譚金蓮表明,理解補充勞工計劃早在1996年開始執行,建基於90年代背景,未必適用於疫後新常態,她直言歡迎在勞顧會內進行檢討,惟現時政府所用的手法並不正確,「你要檢討,唔該你都返嚟勞顧會協商咗先公布。仲要搞晒26個工種、開晒2年,你咁樣唔係嚟諮詢、協商、遊說,係你開咗支票,嚟睇下我可唔可以兌現到。」

工聯會林偉江:一直擔心外勞會擴展至不同行業

另一位勞顧會勞方委員、工聯會副理事長林偉江也提到,現時青年及婦女的勞動力未充分釋放,「到時佢地想搵工,搵唔搵到呢?」

林偉江亦表示,一直擔心外勞會擴展至不同行業,原規定一般不可申請輸入外勞的26個工種,正正是涉及多個行業,「我哋都擔心,𠵱家咪從安老、護老、建造同運輸,擴闊到其他行業。」他亦認為,當局應先與勞顧會商討,「係咪一下子26個工種同一時間兩年都唔使考慮,係咪可以同我哋傾下先呢?」

他都留意到,當局提到改善諮詢勞顧會的工作流程,包括會將勞顧會審閱每批申請的時間由現時的七個工作天,縮短至四個工作天。林偉江認為,行政程序有不少都由勞工處跟進,當局需就很多細節與勞顧會溝通。

▼6月13日 圖解政府輸入勞工特別計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