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攻擊全身器官 「上腦」可破壞腦神經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紅斑狼瘡症令人聞之色變,此病症亦非字面理解會「生瘡」般簡單;病情嚴重者可能出現器官損壞,更有機會「上腦」,令腦神經及腦細胞遭受不可逆轉的破壞。當持續出現關節發炎、異樣紅疹、脫髮及發燒等病徵,最好適時求醫,及早診斷及控制病情。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柏滔

醫善同行醫學顧問、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陳柏滔

系統性紅斑狼瘡(即紅斑狼瘡)屬於免疫系統慢性疾病,令「細胞自己打自己」,容易導致不同器官發炎及遭受破壞。此症成因仍然未明,亦難以預防。根據統計,遺傳、環境因素、吸煙習慣及荷爾蒙亦有一定關係;特別是以女士發病率比男性高,比例約為10:1。

紅斑狼瘡可謂是風濕病當中的「百變怪」。「百變」是指它可以在不同器官或部位「作怪」,範圍甚至由頭到腳,包括腦神經、心、肺、腎、以及全身關節、皮膚和血管等等。普遍而言,當持續6星期或以上出現明顯脫髮、身上長出奇怪紅疹、關節紅腫疼痛、肌肉冇力、發燒不退等症狀,就需要留意是否有機會患上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患者發病時身上不同部位出現紅疹。

紅斑狼瘡並非常見疾病,患者發病的症狀亦可以相當不同。試舉多個例子說明,如果此症影響心臟,可能導致心包積水及發炎。若侵襲血管就有機會增加心律不整的風險;如果攻擊肺部就可能出現發炎及肺組織纖維化,令病人呼吸困難。此外,紅斑狼瘡引致的腎炎亦相當棘手,如果處理速度不夠快,容易令患者腎衰竭,繼而可能需要洗血、洗肚、甚至換腎。

不過當中較鮮為人知,亦需要注意的情況是紅斑狼瘡「上腦」,意指腦神經備受影響及破壞。曾有一位女病人最初因肚痛入院,當時以為只是盲腸炎,但檢查後發現對方有腸血管炎,關節腫痛及長出紅疹等情況,血液亦驗出ANA抗體,再經過臨床診斷後確診。病人其後沒有定時服藥及覆診,病情加劇至難以進食、甚至出現抽筋及「斷片」等情況,一度被家人誤以為「中邪」送院。不過,經檢查後發現對方紅斑狼瘡「上腦」,腦神經遭受破壞,幸而病人最終依從醫囑服藥,成功控制病情。

治療紅斑狼瘡患者普遍需要使用類固醇及生物製劑,惟不少病人認為服食類固醇「傷身」而不願持續服藥。雖然服食類固醇藥物有降低抵抗力、中央肥胖及骨質疏鬆等副作用,但值得注意是,治療成效及服藥副作用,兩者可謂「此消彼長」,醫生會在治療過程密切監察病人及作出風險評估,對症下藥,減低副作用影響,患者應避免諱疾忌醫。越早控制病情,越早減低器官受破壞的風險。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