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生理時鐘紊亂 可致皮膚病 調整作息宜從早上做起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新學年伊始,對許多家庭來說,這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日常作息時間表。然而,適應新環境和作息,不僅對小朋友是一個挑戰,也經常讓家長感到困擾。在長達數月的暑假和疫情影響下,不少學生的作息時間已經大幅度地偏離正常範圍。從打機到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這些都可能對學生的生理時鐘造成影響,因此了解生理時鐘的運作原理與調節方法變得尤為重要。

撰文:善同行醫學顧問、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專科醫生何學工

善同行醫學顧問、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專科醫生何學工。

生理時鐘是一種內在的時鐘機制,一個由細胞、器官、神經系統等共同參與的複雜系統,控制著我們的睡眠模式、飲食習慣,甚至血壓和心率。儘管大多數人都知道充足睡眠是重要,但不少家長發現,很難讓子女在晚上10時前就寢,在子女中學階段更難達到。

以下數個原因,都有可能導致生理時鐘紊亂:

1.生活模式和環境因素: 眼睛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特別是在睡前,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使孩子更難入睡。在漆黑的環境,讓眼睛減少接觸光線,會較易入睡;但其實,長期在極度光照不足,或過度光照的環境中逗留,同樣影響生理時鐘。

2.壓力和情緒問題: 長期的壓力和焦慮不僅影響心理健康,例如擔心新學年來臨,也可能打亂生理時鐘。

3.外部刺激: 飛行時差、藥物或咖啡因的攝取,都可能導致生理時鐘的短暫或長期紊亂。

長達數月的暑假,不少學生作息時間大幅度地偏離正常範圍,可能對學生的生理時鐘造成影響。(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不規律的生理時鐘和作息,引發失眠、發惡夢、夢遊、夜尿等機會較高;嚴重者,可會出現頭痛、胸口痛,影響情緒導致焦慮和緊張,因此而無法上學的個案,每個學年都會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皮膚問題如濕疹和皮疹,也可以是兒童生理時鐘紊亂的常見症狀。由於皮膚疾病往往與免疫系統和壓力水平有密切關係,因此不僅僅是皮膚層面的問題,生理時鐘紊亂導致荷爾蒙失衡,也會影響皮膚的油脂分泌,從而引發粉刺和暗瘡,同時令皮膚的自我修復機制造成嚴重影響,進而讓皮膚出現問題。

學年伊始,家長如發現孩子難以重投慣常作息,可以採取以下五種方法,嘗試調整他們的生理時鐘:

1.光線:早上盡量讓孩子在自然光或明亮燈光下醒來,有助於重設他們的生理時鐘。

2.穩定作息時間:無論是週末還是假期,都盡量保持一致的睡覺和起床時間。

3.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確保孩子的房間安靜、沒有刺激眼睛的光線和涼爽。

4.減少晚間刺激:避免讓孩子在接近睡覺時間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或使用電子產品。

5.飲食調整:避免孩子在晚上攝取過多含糖或咖啡因的食品和飲料。

學年伊始,家長如發現孩子難以重投慣常作息,可以五種方法嘗試調整他們生理時鐘。(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藥物方面,近年均有研究會否有新型藥物更有效地調節生理時鐘。現時較常見的褪黑激素補充劑,則是常用於調節睡眠的藥物,對經常周遊列國的人士,他們會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調整時差,以改善睡眠質素。這裡說的褪黑激素補充劑並非安眠藥,對小朋友也是安全和有效,惟也應先在嘗試上文方法後,諮詢醫生意見為上。

「01醫務所」與慈善團體【醫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醫健文章。醫善同行於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會上的愛心和力量,鼓勵有心人踴躍參與醫善同行舉辦的義工計畫,各展所長,幫助弱勢社群。

醫善同行會以專業團隊的運作方式,致力提高贊助人與贊助機構的信心,達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目標。

網站亦會為巿民提供正確的醫療資訊;並舉辨不定期的醫療健康講座和義診,同時積極與其他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協作,為市民提供各種醫療服務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