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行|西隧收多錢先退全數再收新費 實施8個月屢甩轆不易通行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三隧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第二日(18日),就在西隧發生人為錯誤,在易通行收費系統使用舊收費表,導致4700架次車輛被多收隧道費,運輸署署長李頌恩即晚向受影響市民致歉。

翻查自今年5月初易通行推行以來錯漏百出,屢現資訊混亂、離奇扣帳、車主收「轟炸式」短訊,以及電腦系統及硬件感應出現問題等情況。就算這次多收款項,向相關車主退款,都不是單純退差價,要退全數,同時產生一筆應繳行車費。

▼12月18日 運輸署署長解釋西隧收錯隧道費▼

+6

職業司機接獲全數退款 又要另繳費用

職業司機林先生昨日向《香港01》投訴行經西隧過九龍時,他的輕型貨車被收取舊收費表的85元。他今日接受查詢表示,已接獲易通行全數85元退款,但同時亦衍生「更新的隧道費交易」50元,而不是退回多收的35元。

易通行服務商亦發出系統通知,表示在12月18日上午10至11時錯誤處理西隧的費用,經更正後,已於同日上午11時04分回復使用分時段收費的收費表,運作回正常。服務商已向受影響用戶退回費用,並發出更新的隧道費交易。尚未繳交隧道費的交易,服務商已按分時段收費表更新隧道費,促車主登入應用程式查詢交易紀錄,並指「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林先生表示,其易通行戶口綁定自動充值及轉帳,因此已繳回50元的費用。他認為,今次事後的「執漏」手法還可以,處理退款亦快,不感到麻煩,只是奇怪運輸署未搞清楚事件因由便道歉,有點「搞笑」。
至於事件有否打擊他使用易通行的信心,他表示,「就算係大的打擊都要用」。

「快易通」取得政府易通行招標

政府於今年5月7日推出不停車繳費服務「易通行」,頭炮是青沙管制區內的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實施,期後在城門隧道、獅子山隧道、紅隧、西隧、東隧和大老山隧道推行,最後一條政府收費隧道香港仔隧道,亦於今日宣布將於本月24日實施。

未有易通行之前,收費隧道都是使用「快易通」的自動繳費服務。後來政府就不停車繳費系統招標,「快易通」獲得政府招標,包括後端系統的開發、數據採集系統、於政府收費隧道提供繳費貼及繳費服務。

「快易通」(Autotoll (BVI) Limited)是一間合營公司,股東包括威信集團及港通控股有限公司,後者持七成權益的駕易通有限公司,擁有「快易通」五成股權。

易通行實施首日 車主屢收繳費不成功通知

回顧易通行連串「甩轆」事件,就要看五月實施首日(5月7日)時,有的士司機於「易通行」帳戶內增值100元,連續收到不同短訊通知他「自動繳費不成功」、「已成功透過指定儲值戶口繳費」、「指定儲值戶口餘額現已跌至你指定的最低結餘水平」,造成資訊混亂。

5月10日,運輸署公布,署方隧道費服務商首三日接獲34宗與隧道收費相關的投訴,包括車主稱未曾駛經青沙管制區但收到繳費通知,另外根據隧道費服務商的紀錄,人手核對的個案中出現人為錯誤有4宗,佔整體個案的0.01%。

5月11日,有車主向《香港01》投訴,指系統於5月10日錯誤徵收其隧道費,顯示她一分鐘內來回沙田及九龍。時任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於一周後承認出錯,稱個案涉及人手檢視車牌出錯。

根據岑小姐提供的圖片,系統顯示她於一分鐘內來回九龍及沙田。(受訪者提供)

5月16日,有的士業界反映,不少的士司機易通行系統未能感應到「司機卡」,因此司機戶口未能扣帳,最終只能感應的士的「車輛貼」,運輸署當日聯同業界在青沙管制站試車,找出問題所在。

5月18日,運輸署首席運輸主任(管理)何均衡表示,截至5月15日,一共收到52宗有關易通行的投訴,當中有29宗源於「人手輸入車牌出錯」,另有2宗與的士司機卡有關。

5月20日,羅淑佩出席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後接受傳媒提問時,提到有3%至5%車輛未能偵測到「車輛貼」。

5月31日,有多名開立「易通行」的車主不約而同收到「轟炸式」短訊,連環顯示不同車牌號碼的行車收費紀錄,部分更顯示其儲值帳戶的餘額過低,提醒要進行增值。運輸署指,涉及系統推送通知程式出錯,並要求服務商提交報告。

6月22日,有車主發現其易通行連結信用卡自動付款功能失效,13日內曾20多次行經隧道均未能自動付款,貼近欠費14日就要罰款的臨界點,查詢客服後獲悉是由於電腦系統出現問題引致,近期亦有不少類似情況。

6月23日,運輸署回覆查詢《香港01》查詢指,隧道費服務商於6月1日至22日共接獲25宗與信用卡自動繳費交易紀錄的查詢。

7月24日,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表示,自紅隧實施易通行以來,截至當日下午5時,其管理的車隊有一成架次經過紅隧而無法偵測「司機卡」。

8月19日,《香港01》早前接獲有讀者投訴指,有易通行員工在旋轉拍賣平台Carousell稱提供代繳隧道費服務,易通行隧道費服務商當日回覆查詢確認事件涉及一名客戶服務中心臨時員工,並將該員工停職。

11月3日,易通行服務商快易通於網上公布,在10月17至19日期間,紅隧出現數據滯後問題,未有即時將數據上傳至後台,經覆檢後發現約7,000架次車輛在駛經隧道後,未即時繳付隧道費。運輸署回覆表示,經調查後發現,上述情況涉及前線人員操作出現問題,易通行系統運作正常。

11月22日,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至今年10月,與隧道費相關的投訴個案,平均每日約有70宗,主要涉及車輛未有安裝車輛貼,加上車牌號碼未夠清晰,系統未能準確辨認,需要人手處理,但人手辨認過程偶有出錯。

12月18日,三隧分流第二階段的不同時段不同收費實施後首個工作日,西隧早上10時2分至11時4分出現人為錯誤,錯用「633」收費,導致4,700架車輛被收多隧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