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通18111|兩日接841來電 14宗須轉介跟進 團體倡增人手培訓

撰文:郭梓謙
出版:更新:

港府周三(27日)推出名為「情緒通」的一站式情緒支援服務熱線18111,負責營運熱線的機構利民會總幹事馮祥添今早(29日)在港台訪問表示,熱線截至今早7時接獲841次來電,包括72宗有接受簡短輔導、14宗則需要轉介其他機構。馮形容熱線反應理想,但憂長期大量來電或成社會整體需求。

+6

高峰時間每小時接62次來電

「情緒通」熱線是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精神健康支援熱線之一,為有需要巿民提供即時支援及合適的轉介,以提升社會精神健康水平。熱線服務於周三正式啟動,提供365日、24小時的真人接聽服務。

熱線首日開通收到614宗來電,平均每小時收到25.6宗,而高峰時間為晚上10時至12時,平均每小時收到62次來電;馮祥添指,致電者年齡層分佈相當廣泛,由十多歲的青少年,到長者均有。當中有人僅希望簡單了解服務,但亦有尋求真正情緒需要的使用者;而前者平均使用服務時間為10分鐘以下,後者則平均使用20至30分鐘。

熱線中心會將求助人大致分為3級,包括最嚴重的個案可能需要即時聯絡警方、消防等部門,次一級的個案則會作中長線服務,同時轉介至社署;需求最低的則會再轉介到其他非政府熱線;而單日收到逾600宗來電中,涉及72宗有接受簡短輔導、14宗轉介至其他機構,其中4宗被判斷為「高危」,但就沒有即時危險。

馮祥添形容熱線「反應算相當理想」,因為今次熱線開通短短兩日,收到的查詢與需轉介個案確實更多,相比過去經營的情緒熱線更多4倍。他估計,可能因為以前的致電者通常已受一定困擾,但「情緒通」則有更多公眾致電查詢。

馮祥添:中心未現人手問題 惟憂長期大量來電或是「社會整體需求」

被問到收到大量來電,有否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時,馮祥添就回應指,最初的確有擔心「情緒通」作為入門服務的需求量,過去兩天亦有3宗來電未能及時接聽,但僅由於同一時間有十多通來電、加上同事正同時處理幾個個案而發生的「偶發事件」,而其中2宗來電都已在30分鐘內回覆;最後一宗則因為對方沒有來電顯示而未能回覆。

他續補充道,目前「情緒通」由受訓30小時的社工與義工組成,加上有督導員與另外兩名社工管理;而政府雖然規定最少每小時需要6名受訓接線生,但實際上中心平均有近兩倍人手,故暫時未有出現不足。惟他同意人手有極限,未來會再觀望來電的高峰時段再作分配,有需要時亦可最多增至30條線;然而他同時表示,若然熱線長期有這麼大量的需求,其實是「社會的整體需求」。

前精神健康諮詢委員阮淑茵:倡政府再加人手、溝通培訓

前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阮淑茵接受同一節目訪問時則表示,明白熱線立意是好,但今年9月開通、同樣由政府營辦的照顧者熱線,最初亦設有30條線,但後來發現人手越見不足,直言熱線性質面向公眾,受眾亦會大幅上升。

她又提到,有街坊曾表示,致電後被先要求提供姓氏、年齡等資料,加上通話時間只有十多分鐘就需要掛線,令求助人難有被聆聽的感覺,故建議政府可增加熱線人手,以及提供更多溝通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