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細懶開明 反卻加劇下屬彼此猜忌 沒做好4件事證明他領導無方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為甚麼主管又在誇獎他?」明明主管想透過讚美,讓同事見賢思齊,為甚麼部屬聽完後,只會淪為茶水間相互埋怨的閒言碎語?

大至升官加薪、小至案子順利談成、主管在會議上的特別誇獎,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有可能讓部屬心中升起「他有,我沒有」的負面心態,進而影響工作情緒。原先公司透過獎勵和升遷機制,希望激起部屬的競爭意識,進而挑出表現傑出的員工,然而這樣的美意,一不留心就會讓部屬之間陷入惡性的比較,讓「妒忌」無所不在。

妒忌有分「良性」「惡性」,同事有怎樣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看主管如何領導大家:(點圖了解)

+8

鼓勵見賢思齊,反而激起部屬彼此妒忌

員工之間的競爭來自於待遇、資源和主管青睞的差異,一旦發現自己的工作成果沒有得到預想中的善待,或是出身相近的同事取得更多的協助和成績,容易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最後透過冷嘲熱諷的方式當作「出口」,好讓心理紓壓、取得平衡,實則無益於組織整體的精進。

如果成員執着於彼此比拚,主管卻放任不管,整個團隊陷入了「惡性妒忌」(malicious envy)的框架——見不得他人好,只好透過傷害或貶低對方的行為,試圖拉低同事的地位,藉此消除心中的不平衡。不僅使團隊合作變成了單打獨鬥,對於整體的工作效能,更是一大損傷。

「妒忌」的一體兩面,成敗都靠它

不過,並非所有員工都會以惡性的方式來處理妒忌,有些部屬看見身旁的同事有所成就,不僅從未抱怨,更熱衷於將表現傑出的同事視為自身前進的目標。這種類型的部屬,傾向於「良性妒忌」(benign envy)——透過「比較」來檢討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出能夠進步的方法。和惡性妒忌的人相比,思考更為正面,習慣透過觀察與學習,訂立明確的練習目標,以強化自己的表現。

相關文章:上司除老闆外竟還有害怕的人? 點評4類員工這種人老細最怕遇上

+13

化解職場的妒忌惡果,主管該怎麼做?

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紀乃文及該所碩士古思婕於《管理學報》發表〈見賢思齊或嫉賢妒能?〉的研究,發現「良性妒忌」對於提升工作績效有正向影響,反之,「惡性妒忌」的部屬容易產生人際關係疏離、打壓其他同事等等的負面影響。主管想透過獎勵傑出員工達到「見賢思齊」的效果,可能同時增長惡性妒忌,為團隊不合埋下種子。如何不讓獎勵變成惡性競爭的祭品?沃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管理學教授馬修·比德威(Matthew Bidwell)、領導力專案執行主任傑夫·克萊因(Jeff Klein)建議,主管可以透過以下4點,避免部屬產生妒忌:

1. 訂定清楚且透明的獎勵規定

主管依然可以稱讚表現傑出的員工,但無論是何種方式的獎勵,都應該要有清楚透明的理由,團隊中的誰,是因為達成了哪些標準或成就,因此能得到額外的獎勵。一方面降低獎勵是由主管個人偏好決定的疑慮,另一方面,也給部屬一個明確的目標,只要能夠完成任務,人人都有機會。

2. 設定競爭目標,團結內部氣氛

主管應該嘗試團結不同表現的部屬,讓團隊內部都能夠具有相同的關注對象,透過設立一個具體的競爭目標,就像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不僅能把同事間比較、打壓的「內耗」轉化成與外部競爭對手的良性競爭。

3. 鼓勵優秀部屬分享做法

除了讚美和獎勵,主管也可以鼓勵傑出的員工將作法分享給其他同事,減少同事之間因為猜忌而產生的妒忌。透過彼此溝通與交流想法,不僅增進辦公室的效率,更能夠協調出一套適宜的工作心法,帶領整個團隊一起進步。

4. 建立團隊工作,避免單打獨鬥

安排多個部屬共同完成一個專案,讓同事仰賴彼此的「合作」,避免單打獨鬥時的競爭與比較。同時也可以導入「輪崗」的制度,輪調每個部屬的工作內容,一併化解員工長時間處在固定職務中,停滯不前的挫敗感。

做為主管,應該時時刻刻體察員工之間細微的情緒變化,小心落入惡性妒忌的陷阱;鼓勵全體員工都有明確且充實的目標能夠努力,才能達到「良性妒忌」、「見賢思齊」的初衷。

相關文章:霸道、極權在今天已不管用 11個特質當上司的如擁有更能令人信服

+24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