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級藝術家Louise Bourgeois香港個展 一場橫跨多年的自我救贖

撰文:梁嘉欣
出版:更新:

【展覽/藝術三月/Louise Bourgeois】許多人認識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始於她龐然巨物蜘蛛雕塑《媽媽》(Maman)。巨大金屬結構籠罩觀者,但蜘蛛纖細腿部與精密編織結構,又令沉重金屬呈現輕盈脆弱感,教人難忘。對她而言蜘蛛既象徵保護與撫育,更蘊含力量與堅韌,恰如作品名稱所示,是母親化身。這種危險與溫柔並存的矛盾感貫穿其創作生涯,使她成為上世紀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藝術家之一。

Louise Bourgeois巨型作品《Maman》於考艾藝術森林的現場圖片(khaoyai_art_forest/IG)

去年東京森美術館為其策劃個人回顧展廣受好評,近期展覽巡至台北富邦美術館,而香港豪瑟沃斯亦於今日(25日)啟幕其香港個展《軟景》,探索布爾喬亞藝術中風景與人類身體動態關係。其中雕塑作品《蜘蛛》首度在亞洲亮相,多件作品此前更從未公開展示。

那麼,路易絲·布爾喬亞究竟是誰?

路易絲·布爾喬亞畢生創作充滿對自我、情感與身體深刻探索,她多次在訪談中提及,內心體驗猶如置身黑暗、困苦乃至「地獄」般狀態,說這源於原生家庭創傷毫不為過。

路易絲·布爾喬亞於布魯克林的工作室,1993 年。(攝影:© Philipp Hugues Bonan,圖片由伊斯頓基金會提供/ 豪瑟沃斯香港)

她1911年生於法國巴黎,2010年在紐約辭世。布爾喬亞幼年便參與家族掛毯修復工坊與畫廊工作,早早接觸色彩、紋理與結構,這段經歷或許培養出她對材料觸感與造型語言的敏銳感知。然而其家庭環境充滿矛盾,父親不忠、母親體弱,使她心中長存疑慮、背叛、嫉恨等情緒,無形中形成對安全感與保護的強烈渴望。

蜘蛛是我母親肖像,她如蜘蛛般聰慧、耐心,且精於修復。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

傷痛童年在其創作留下深刻印記,她通過不斷解構與重組人體形態,剖析過往家庭關係、母性之愛與個人身份糾葛。作品中蜘蛛、巢穴、乳房、螺旋等意象反覆出現,每個符號都對應著她對情感、保護與創傷經歷的獨特詮釋。前文提及名作《媽媽》中蜘蛛既象徵母性庇護,更代表她以自身力量編織情感網絡。

+1

她領悟到,任何痛苦都潛藏解放與重生可能。此後創作中持續解剖身體、重構形態,運用斷裂、拼貼、融化等技法表達內心世界,並藉助青銅、橡膠、木材、石材等不同材質,試圖模糊堅硬與柔軟界限。

香港個展有何看點?

豪瑟沃斯展覽「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展覽現場圖(Hauser & Wirth)

此次《軟景》展覽探索布爾喬亞藝術中風景與人類身體動態關係,呈現1960年代至2010年間精選作品,圍繞巢穴、洞窟、開口、圓丘、乳房、螺旋、蛇及水等意象構建五組對話關係。

路易絲·布爾喬亞,《巢穴》,1986,橡膠懸掛作品(Hauser & Wirth)

步入展廳,1960年代《巢穴》(Lair)系列懸於半空,曲面結構似子宮又如傷口。複雜心理狀態曾長期困擾布爾喬亞,令其難以投入創作,1960年代初走出深度抑鬱與精神分析治療後,她開始創作這一系列。作品中「家」被轉化為矛盾空間:既是庇護所,又是囚牢。

路易絲·布爾喬亞,《蜘蛛》,2000(Hauser & Wirth)

亞洲首展的《蜘蛛》(Spider, 2000)為於展館內部房間,鋼鐵肢體環抱一顆鴕鳥蛋。部分靈感源自藝術家曾獲贈的鴕鳥蛋,象徵母職沉重責任。如同她標誌性蜘蛛作品,《蜘蛛》既是對母親頌歌,亦是自畫像——她認為藝術源於自身身體,恰如蜘蛛從體內吐出蛛絲。

路易絲·布爾喬亞青銅噴泉《乳房》(Mamelles, 1991/2005)(Hauser & Wirth)

房間另一側是青銅噴泉《乳房》(Mamelles, 1991/2005)以五道水流自乳尖傾瀉,下方水池映出扭曲倒影。水流無盡傾瀉象徵時間流逝,同時隱喻為孩子提供營養的母親形象。此作曾以粉紅橡膠版本呈現哺乳溫暖,用大理石刻出神聖感,在此卻以冰冷金屬發問:滋養是否終將枯竭?

首度曝光的四件木製壁掛浮雕,原材料取自早期《人物》(Personage)系列運輸箱板材。她將木構件拼接成中央開口形態,嵌入金屬框架,賦予作品更強雕塑感與物件屬性。與彩繪風景浮雕共同展出的,是一幅橫向延展刮板風景作品,她通過耐心刮擦深色塗層表面,勾勒纖細白色線條,最終呈現出孤獨肖像。

路易絲·布爾喬亞風景 2002丙烯掛畫印度墨預製畫板(Hauser & Wirth)
我剛從地獄回來,順便說句,太精彩了。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
路易絲·布爾喬亞時間2004(Hauser & Wirth)

展覽尾聲,生涯晚期雙面繪畫《時間》(Time,2004)展示布爾喬亞如何將「縫紉」轉化為平面創作。樂譜紙上筆觸爛漫飄逸,畫面遊走於抽象風景與波流形態之間,筆跡線條微妙變化與肌理差異造就豐富層次。作品中偶現字詞、名字及短句,恍若潛意識浮出水面,如同她私人日記。重複筆跡帶有冥想特質,對布爾喬亞來說,或許帶有安心凝神效果。

【展覽詳情】
名稱:路易絲·布爾喬亞「軟景」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號地面層豪瑟沃斯香港
日期:2025年3月25日至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