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鄉下話︱回鄉路上的歌舞盛會 尋找語言間的共鳴節奏

撰文:寶文
出版:更新:

語言與身份認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情感的表達能否打破語言的限制?
於西九自由空間大盒上演的《大鄉下話》,是城市當代舞蹈團新任藝術總監伍宇烈夥拍音樂劇創作人劉榮豐及音樂人盧宜均的最新作品,是繼《Tri家仔》和《撈鬆》後,再大玩歌廳(Cabaret)風格形式演唱,今次更加入舞蹈劇場元素,以舞步探索語言和身份關係。故事以一班航程內數個段子,不同角色以不同方言,展開一段載歌載舞的歷程。

圖片來源:西九文化區

整個表演穿插不同方言,筆者家母祖籍上海,不懂說卻懂得聽,當聽到演員說上海話時感到別具親切,其他方言卻聽得似懂非懂,依稀分到在說泰文、韓文和中國的台山話,據演出簡介說當中還有潮州話,但除了廣東話和上海話外,筆者不懂細分,只知道大概是潮州、台山一類方言。

整場演出沒有展示任何對白字幕,應是製作人故意為之,卻有助觀眾更專注的去看演出。幾位創作人大玩語言特色,融會不同方言節奏,打造多首不同曲風的樂曲,編排表達不同情緒的舞步。

演出有不少時間,筆者不太懂演員以方言說什麼,但伴隨著舞蹈員的肢體語言和歌樂節奏,又仿佛「明明地」他們想表達什麼。劉榮豐和盧宜均以新形象落場,劉榮豐先以一襲電影《龍咁威》中鄭中基的空姐造型登場,伴隨舞伴,以歌聲帶動演出節奏,歌詞信息躍然紙上,大玩押韻之餘,亦談及香港語言特色。

語言是生活社交的媒介,不少人說香港是國際都會,種族多元,是文化混雜之地,既有華洋雜處,亦有不同族群混居,大家生活上與鄉里說方言,於工作說官話,依然溝通無礙,生活自在。這也反應出香港文化既屬「混雜」,亦講「融和」,就算左溝右溝,但和而不同,總找到一個大家舒適共鳴的節奏。

【演出地圖】

【演出詳情】
名稱:舞蹈劇場 X 港式歌廳《大鄉下話》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日期及時間:2021-11-18、19、20 ( 7:30 PM )
購票及詳情見西九文化區網站

【英國畫家 William Hogarth 經典《時髦的婚姻》,六幅畫訴說一個上流不幸婚姻故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