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最後禮物》 黃子華神級演出|何故火鍋館︱何故專欄

撰文:何故
出版:更新:

《最後禮物》,劇力萬鈞,兩位主角神級演出,結局令人「嘩!」了一聲!

《最後禮物》,是一段為了爭產的兄弟鬩牆,卻是一齣源於兩代恩怨的倫理悲劇,更是一場又一場解構「愛」和「恨」的激烈辯論。

《最後禮物》,由黃子華及潘燦良主演、莊梅岩編劇、陳焯威導演、馮貽柏策劃和監製、陳曙曦擔任劇本顧問、林家謙負責主題音樂創作,可算是香港話劇界台前幕後的精英雲集!

《最後禮物》的兩位主角,歐陽晴和歐陽曦,一對闊別多年的兄弟,因為父親離世再次聚首,卻沒有重逢的喜悅。歐陽曦本來已決定將父親遺產平均分配,卻因為歐陽晴的晦氣說話而改變主意,更在嫉妒和怨恨大爆發下對簿公堂⋯⋯

《最後禮物》海報

《最後禮物》,可算是在華人家庭常見的故事,劇名的「最後禮物」,正是父母留給子女的遺產,是他們對子女的「愛」。然而,這份「禮物」卻往往成為家變的原因,「最後禮物」變成了「最後詛咒」,多少家人為此反目成仇,造成了無可挽救的悲劇?

《最後禮物》,由陳焯威導演,擅長燈光設計和舞台效果的他,今次沒有令觀眾失望,但他更厲害的是令兩位男神擦出比想像中更強烈的火花,也為觀眾在唏噓中帶來不同的反思空間:「愛」是否可以量化?假如送禮物是「愛」的行為,那麼將財產留給後人,就是「愛」的具體呈現嗎?不給錢就是「不愛」嗎?「不愛」是「恨」嗎?還是「恨」是「愛」的另一面?

《最後禮物》海報

《最後禮物》,是莊梅岩登峰造極之作,個人覺得比她過去的六個「最佳劇本」更貼地、更有共鳴、更精彩絕倫!她創作《最後禮物》,除了因為心裡一直有個關於兩兄弟的故事,也因為她從小對《聖經》裡「浪子回頭」的故事有意見,她認為「無條件的愛不一定是對的,能體察人性的黑暗面才會有智慧」,果然是劇中一對兄弟的寫照。莊梅岩在下筆前走訪了好些律師,並查看了許多不同爭產案的判決書,其中一位法官在判決書的開首引用了《箴言》第十五章17節:「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果然有意思!然而,如果以《聖經》裡的故事作為比喻,歐陽晴和歐陽曦更似是《創世記》裡亞當和夏娃的一對兒子該隱和亞伯⋯⋯

《最後禮物》除了「序」和「尾聲」,共分為九場,每場是一個場景,中場休息前的五場,分別是「律師樓」(辦公室)、「洋服店」、「酒樓」、「律師樓」(會議室)和「地盤」,中場休息後的四場,分別是「公寓」、「法庭」、「酒吧」和「故居」。中場休息前,一切在意料之內,中場休息後,卻突然峰迴路轉,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

《最後禮物》海報

《最後禮物》是黃子華和潘燦良的代表作,角色彷彿是為他們度身訂造!潘燦良內斂沉鬱,黃子華卻外露浮誇,潘燦良演活了一個成功但寂寞的專業人士,黃子華也讓一個不負責任離家出走的失敗者變得可愛,他們幾場對手戲都令人拍案叫絕!歐陽曦堅持原則,歐陽晴卻滿口歪理;歐陽曦一直得不到父愛,歐陽晴卻「一行入呢個屋企就有一種窒息嘅感覺」;歐陽曦只是打算教訓兄長,歐陽晴卻因此被逼上絕路;某程度上,這對兄弟都遺傳了父親的缺點,他們都不懂得如何表達「愛」!然而,來到第七場「法庭」,歐陽晴因為沒錢聘請律師,只好由他親自上陣,鬧出不才笑話同時,驚訝彷彿在看《大時代》,歐陽晴和歐陽曦,彷彿就像是「丁蟹」和「方進新」!從這個角度解讀《最後禮物》,更有意思!

《最後禮物》於第25場謝幕時突然宣佈再加開十場,創下疫情中最多場數舞台劇紀錄

《最後禮物》原本是由2022年1月7日至2月25日於香港演藝學院公演40場,卻因為疫情延期半年,由7月22日至9月9日重新演出,在一票難求下,慶幸在7月31日成功「執死雞」,可以率先欣賞到香港舞台劇的巔峰佳作。有興趣的朋友,不需要等待重演,因為主辦單位在8月23日突然宣布加開9月14至18日、21至25日共10場,創記錄合共演出50場!8月24日因為颱風「馬鞍」而取消的場次,將會安排於9月13日同一時段進行補場。

《最後禮物》的宣傳以黃子華和潘燦良為主,起初以為是雙雄對峙的故事,就像當年由潘惠森編劇、黃秋生和謝君豪主演的《螳螂捕蟬》,但其實本劇還有很多出色的演員,包括:本劇的戲劇顧問陳曙曦飾演兩位主角的父親、先後憑《囍雙飛》及《黑色星期一》獲得第23及24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配角及最佳女主角(喜/鬧劇)的韋羅莎飾演歐陽晴的妻子Sofia、憑《叔‧叔》獲得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區嘉雯飾演洋服店老伙計嫻嬸、憑《哥本哈根》獲得第3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男主角的白耀燦飾演馬律師、憑《城市一切如常》獲得第7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主角的黎玉清飾演律師Mandy等,黃子華和潘燦良的演出固然令人嘆為觀止,其他演員也各自各精彩。

《最後禮物》,是我近年最喜歡的舞台劇,散場時的心情既激動又感慨,久久也未能平復。《最後禮物》舞台劇的結局和已出版的劇本集有所不同,在歐陽曦的「愛」和歐陽晴的「恨」之間,個人較喜歡舞台劇的結局。

(專欄「何故火鍋館」每月刊出,標題由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作者簡介︱何故,內向、憂鬱而文靜的作家,已推出超過 20 本小說。從電影和打邊爐領悟人生道理。

更多電影評論文章,可參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