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飲食雜誌編輯思考筆記 平實文字呈現抽象香港飲食文化|開卷樂

撰文:開卷樂
出版:更新:

我們視飲食為日常,進食速度不自覺緊隨城市急速步伐,但我們究竟有沒有好好吃飯,還是只為了裹腹而進食?每種食物都有其內容,如製作手藝、烹調技巧,甚至背後所代表的地道故事、飲食文化,我們又了解幾多?前飲食雜誌執行編輯呂嘉俊擅寫飲食文章,他總是思考飲食以外之事,並以平實的文字呈現抽象的飲食文化。《好好吃飯》這本書正是他的飲食思考筆記,讓讀者進食時,好好思考食物的真正味道。
文:香港電台開卷樂|原題:《好好吃飯》(上)-乾炒牛河都要炒得好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馮傑、鄭政恆、黃怡、鄒芷茵、唐睿主持,逢週六晚上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吃這回事,多少人認真把它看作正經事?」

「如今乾炒牛河的問題,主要是負責炒煮的師傅工夫不夠好,怕炒燶,不敢用火;鑊燒得不夠熱,怕黐底,便一味落油,炒出來的牛河口口都是油,肥膩而不好吃。」呂嘉俊在書中〈乾炒牛河的末日〉一篇如是說。一碟乾炒牛河,認真研究起來,真是不得了。呂嘉俊表示,今天許多茶餐廳的乾炒牛河變得不好吃,原因與食品質素有關——牛肉質素差,因此廚師不斷添加梳打粉;河粉米漿少且加入了大量粟粉,雖然延長了保鮮期,河粉炒起來不易斷開,但河粉變得呈透明狀而失去米香。呂嘉俊直言炒牛河在烹調上有很多細節 ——河粉買回來要人手撕成條方便上色;鑊燒得夠紅、熱力控制得好便不用太多油;結尾下點砂糖炒才會焦香。可惜的是,「今天因餐廳制度問題,食材有變,師傅工夫不夠,令牛河質素下滑。」呂嘉俊直言是惡性循環,令這樣香港的地道美食蒙上不健康的污名。原來一碟好的乾炒牛河也這麼講究,而非吃了滿口油,卻苦了舌頭。

港式酒家及茶餐廳,乾炒牛河幾乎是必備的菜式。(資料圖片/李賢華攝)

「我們吃的是文化和歷史,裹腹的是回憶與人情味。」

從事飲食生意當然要圖利,但只得利字當頭會否令食物本身的意義變質?〈車仔麵不宜太富貴〉提到車仔麵是「貧窮奮鬥年代的代表」,每位煮車仔麵的師傅均有自家秘方:牛腩豬大腸用自家製天然香料加南乳、柱侯、豆豉炒;冰糖去除蘿蔔苦澀味;紅腸要煎香;豬紅用純豬血不混雞紅鴨紅。食物不見華貴而風味十足。可是有商人見有利可圖,便將車仔麵變得精緻,以和牛面頰和龍蝦等作配料,再將價錢賣貴幾倍,「若果我想吃和牛和龍蝦,其實大可煎塊牛扒、焗隻龍蝦,大概毋須吃一碗龍蝦和牛車仔麵。」呂嘉俊反思道,車仔麵見證了舊時香港人努力打拼的過去,在艱難的日子,為了不浪費食材,憑師傅們的腦筋和廚藝,嘗試將「下欄」食材煮出創意和工夫,「定義了簡單平實同樣有美好的一面,美味和日常,有時可以近在咫尺。」

滿滿一大碗「多餸」的車仔麵看來是香港人心頭好。

「食在當下」

人進食時並不是機械式地僅為飽腹,進食過程當中還牽連了感覺與回憶。因應進食時的對象、環境、自身心情,即使同一道菜餚,在不同時空下總會有獨特感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享受美食,最重要是找到一個舒服的方式去「食在當下」。呂嘉俊在〈誰懂得咖啡的甜〉提到,拾紙皮維生的婆婆常到冰室飲咖啡,儘管在咖啡愛好者眼中這些咖啡味道與質感皆粗糙,婆婆卻一口一口的細嚐當中濃郁。對婆婆來說,咖啡沖煮、咖啡來源她或許不太懂,「還是她以咀嚼過程、愉快的表情,用真實生活告訴世人,一次豐富滿足的飲食體驗來自踏實幹活,無關知識和貧富,不論身份和地位,那是上帝給人類小小的喜悅。」

呂嘉俊希望透過散文展現更多飲食之中的情感,引起大家的共鳴。記得下次吃飯之前,慢下來,想一想,每一頓都要好好吃飯。

(本文原刊於報章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圖片及標題為編輯所擬,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