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艱苦的英國大文豪約翰遜 獨力編詞典震驚後世充滿有趣注解

撰文:何國龍
出版:更新:

關於Samuel Johnson的Meme圖可能不少朋友都見過,通常被用於表達「到底在看甚麼」,或者一些艱澀難明的東西。為何圖中人要把書本拿到這麼近去閱讀呢?原來他是真的擁有眼疾,只有單眼具有視力,而且一耳失聰,但卻無礙他的成就,他就是英國史上最有名的文人之一,家喻戶曉的文評家、詩人、散文家及傳記家。不過說到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獨自花上九年時間編出的《約翰遜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被譽為《牛津英文字典》出版之前最具權威性的字典。Samuel Johnson於1784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5歲,今回就來了解一下他的生平。

網上圖片

Johnson的早年生活並不順遂,出生於英國萊斯特郡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是一位書商,但生意並不成功。由於體弱多病和經濟問題,他的童年時光充滿了困苦,在學業上也遇到了困難,即使熱愛閱讀的他並沒有被逆境打敗,而是通過自己的勤奮獲得了牛津大學的入學機會。可惜最後亦由於財務困難被迫提前退學,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過著貧困的生活。他曾嘗試去當教師,卻因為說話時會不由自主地抽搐不受歡迎。於1739年,身無分文的他居於倫敦為《紳士雜誌》撰稿,卻因為發表了一首諷刺詩《倫敦》因而備受矚目,一詩成名,自此改變了他的人生,在之後的30年寫下了無數的傳記、詩歌、散文等等,奠定了其英國大文豪的地位。

《約翰遜字典》(圖片來源:Wiki)

不過說到他最具影響力的事跡,還是接下彙編一部英文字典的工作。當時英語詞彙的整理和定義並不完善,這促使Johnson著手編纂一部全面的英文字典,以便讓人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語。這個項目耗時近乎九年,他在這期間積極收集詞彙,並研究它們的含義和用法。最終,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約翰遜字典》於1755年出版,被譽為英語詞典的里程碑,並在當時獲得了廣泛的讚譽。與我們認知中的字典有所不同,收錄了42,773個字詞的《約翰遜字典》並不沉悶,既會記錄優雅的文學詞句,亦有一些反映當時文化的稀奇知識,字典中的例句有些是他憑空創作,有時則是取自各大文學作品,當中包括莎士比亞、培根等,讓用家在讀字典時被動吸收了不少文學精粹,也反映出他的文學修養如何深厚廣闊。

《約翰遜字典》中對於「Oat」一字的解釋(網上圖片)

Johnson獨自完成這部龐大的工作,於當時而言是非常罕見的。不僅深入研究各種文獻和資料,還對每個詞彙進行了精確的定義和解釋,當中還不乏有趣的見解,例如Johnson解釋枯燥(Boredom)一詞時所用的例句是:編詞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字典編纂者(Lexicographer)解釋為:一個無害地做苦工的人;又例如因為他對蘇格蘭人有偏見,所以定義燕麥(Oat)為:英格蘭人用來餵馬,蘇格蘭人卻用來食用的。這些與別不同之處使得《約翰遜字典》成為一個包含文化、歷史和社會背景的精彩讀物,被後世評價為最偉大的學術成就之一,並且是由一個人在一切劣勢與長時間下努力出來的傑作。字典出版之後雖然他沒有得到太多的經濟回報,不過使他成為了一位名聲在外的大人物,於1765年獲授名譽博士學位、及後再獲得牛津大學學位,並由蘇格蘭傳記作家James Boswell為他編寫傳記《約翰遜傳》,將其生平流傳下來。

1781年,約翰遜(左二)和「俱樂部」其他成員的文學聚會。(圖片來源: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