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誤飲能量飲品腦死亡母含淚拔喉 醫生:含咖啡因12歲以下勿飲

撰文:張瑋婷
出版:更新:

日前墨西哥有6歲男童誤飲能量飲品解渴,未幾身體出現不適,送院後被診斷是中毒且腦死亡,昏迷6日後,家人決定拔喉結束其生命。本港有兒科醫生及營養師表示,能量飲品中的咖啡因有機會影響12歲以下小童腦部發展,並不建議小童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包括汽水及濃茶,家長為小朋友選擇飲料時,要加倍留意。

墨西哥東北部城市馬塔莫羅斯的6歲男童Francisco Cervantes,今年4月16日到訪祖母家時,因為口渴便隨手拿起桌上一杯魔爪能量飲料(Monster Energy)飲用,未幾就感到不適,由家人送往當地一間醫院就醫,經醫生診斷後,證實為中毒並導致腦死亡。他留院昏迷6日,媽媽終忍痛同意拔去維生儀器,結束其生命:「感謝所有支持我們的人,但不幸地,我兒子已無法再撐下去了。」

根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近年各地都有出現懷疑青少年誤飲能量飲品導致心律失調、癲癇、腎衰竭和死亡的個案,這些事件一般與不當飲用能量飲品有關,例如同時飲用含酒精飲料或飲用超過建議的分量。食安中心指,能量飲品雖不含酒精,但添加了咖啡因、多種維他命B等提升能量的成分,以及牛磺酸、葡萄糖醛酸內酯等其他物質,透過刺激神經系統達致提神作用。因此能量飲品不應與運動飲品混淆,後者可補充人體水分,提供糖分和礦物質、如鈉和鉀,惟前者不但不會補充人體水分,實際上還可導致脫水的情況。

(photoAC圖片)

能量飲品咖啡因含量高

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列明,能量飲品有高含量的咖啡因及糖分,而咖啡因對某部分人士的反應會較劇烈,因此並不建議懷孕人士、小童及幼兒飲用高咖啡因飲料,例如咖啡、茶、汽水及能量飲品。

本港目前未有訂立規管能量飲品標準的具體法例,但食安中心並不建議兒童、孕婦及對咖啡因敏感的人飲用能量飲品。市民飲用能量飲品時,亦不應同時服用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例如含酒精飲料或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營養師:12歲以下小童勿飲

營養師李杏榆表示,國外不少地方均有訂下指引,表明不建議12歲以下人士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12至18歲青少年亦不應在一日內攝取多於100毫克的咖啡因,約為兩罐汽水的份量。不過市面上部分能量飲品未有清楚標明咖啡因含量或未有寫明含有咖啡因,令市民容易混淆,「例如有飲品僅表示含有瓜拉尼種子,但這種種子本身就含有咖啡因成份,萬一小朋友或青少年誤以為能量飲品好細罐、飲少少無問題,但當中可能已含有很高濃度的咖啡因,一罐就已有機會超標。」

她續指,小朋友因為代謝咖啡因的能力較成年人差,所以小朋友攝取咖啡因後的反應就會較為強烈,例如會情緒高漲、心跳加速、緊張,而他們亦較成年人容易對咖啡因上癮,所以12歲以下小童最好還是可免則免。其他代謝功能欠佳、大病初癒人士也最好少飲為妙,因為身體也是依賴肝臟進行咖啡因的代謝。

(photoAC圖片)

汽水、朱古力及濃茶都要小心

除了能量飲品及咖啡之外,李杏榆表示,汽水、朱古力及濃茶等飲料其實都含有咖啡因,建議家長為小朋友選擇飲品時要加倍留意,「烏龍茶、綠茶、茉莉花茶等較淺色的茶都無問題,七喜也沒有咖啡因,但紅茶就要注意,一般奶茶或台式奶茶都屬紅茶,所以含有咖啡因。」

孕婦及母乳媽媽可免則免

李杏榆又提及,孕婦及正在餵哺母乳的媽媽最好也要避免攝取咖啡因,雖然媽媽身體可以代謝咖啡因,但咖啡因會經胎盤及母乳傳給嬰兒,有可能會影響嬰兒的腦部發展。她建議,孕婦及正在餵哺母乳的媽媽的媽媽最好還是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食物,如餵哺母乳媽媽真的想飲咖啡因飲品的話,最好餵哺母乳後才飲,事後應多喝清水,相隔至少兩小時才再餵哺母乳。

(photoAC圖片)

兒科醫生:過量攝取會心跳及反胃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回覆查詢時,指出12歲以下人士若攝取過量咖啡因,輕則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高等狀況,亦有可能出現嘔吐、噁心、反胃作嘔感覺,也會特別緊張和焦慮。咖啡因亦會利尿,令人頻頻想上廁所,或會導致脫水情況,因此他不建議小朋友攝取咖啡因,「最怕是小朋友會上癮」。

化學添加劑對小孩無益

能量飲品除含有咖啡因外,亦添加了人造色素、防腐劑、甜味劑等化學添加劑,美國註冊營養師梁慧思(Winsy)指出,小朋友其實也應盡量避免攝取這些化學物質,「代糖即是假糖,它有甜味但沒有熱量。若針對有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士,如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中使用代糖未嘗不可,但這些非天然的添加劑,對小朋友來說當然是可免則免。」亦有能量飲品會加入人參提取物來增加提神功效,她直言這些成份來自較刺激性的食物,認為小朋友進食前應詢問中醫師意見。

Winsy建議,小朋友最好還是飲用較天然及淡味的飲料解渴,「針對小朋友來說,既然有這麼多天然飲品可以選擇,如清水、牛奶、豆製品及鮮榨果汁,最好還是避免讓他們從小習慣喝甜味飲料。萬一他們習慣喝甜味飲料,就會一直想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