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24節氣│中醫教媽媽自製2款適合夏天常備家中飲品 消暑降溫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明天來到二十四節氣之「夏至」,這天日影最短,也代表是炎熱的夏日已來。註冊中醫師廖嬋麗醫師指出,雖然天氣炎熱下,但家長也不宜讓小朋友喝凍飲或沖凍水涼,免讓風寒外邪入侵引致生病;她特別教媽媽自製2款適合家長常備於家中的「夏至」飲品,以清熱解毒。

對於經常聽到中醫師說不能喝凍飲和吃生冷食物,康河中醫診所 註冊中醫師廖嬋麗醫師指因為「陽氣」是生命的根本,身體各個臟腑都要靠陽氣推動才可以運作,「假若我們經常喝凍飲和吃生冷,如雪糕、沙律等,都會削弱陽氣,令臟腑的功能變得低下,容易出現各種不適,如胃痛、腹瀉、痰多、咳嗽等。」

一類人士忌冷飲 沖凍水涼

廖嬋麗醫師表示無疑喝冷飲的確可以降低身體的溫度,感覺涼快,但對於體魄強健的人偶爾為之是不會即時出現大問題,但對於相對「脾胃虛弱、肺氣不足」的小朋友,在身體感到很熱的時候,喝凍飲則更傷脾胃;沖凍水涼則更易讓風寒外邪入侵,所謂「一冷一熱」更容易使人生病。

大汗傷氣 可用黃芪

有很多小朋友經常都滿頭大汗,廖嬋麗醫師解釋從中醫的角度看汗液是體內陽氣蒸化陰液而成,「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情緒激動、勞動奔走,或是喝熱湯等情況下,出汗量增加均屬於正常現象。若果不是因為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人們在日間時常出汗,稍為活動時汗出更多,則是由於肺氣虛弱,腠理不固,稱為『自汗』。由於『氣隨汗泄』,過於大汗又會反過來傷氣,假如小朋友同大人好大汗,日常可飲用黃芪水。」

黃芪水做法:是用黃芪50克,加入2公升水,大火煮沸後慢火煮1小時,可補益肺脾之氣,以收固表止汗的功效。

黃芪可補益肺脾之氣,以收固表止汗的功效。(資料圖片)

戶外活動時注意

由於夏至亦是暑假的來臨,廖嬋麗醫師建議小朋友在參與戶外活動時要何注意:「炎熱天氣消耗人們的體力和令人容易出汗,故此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應注意做好防曬,避免在烈日下活動,亦應盡量避免長時間在高溫戶外環境下進行活動。戶外運動量也不要過大,過於劇烈的運動會使人大量出汗,容易出現傷陰傷氣的情況。另外,活動時要適時補充水分,提防中暑的發生。」

宜進食4類食物

在飲食上,廖嬋麗醫師夏至有何飲食上的禁忌是小朋友不宜的,「夏至天氣炎熱,容易讓人感到心煩、燥熱、上火,故此小朋友更應避免食用油膩辛辣等會讓身體燥熱的食物,以免助熱傷身。由於小朋友脾胃尚未發育完全,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過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如雪糕、凍飲等易傷脾胃之氣,應該避免。」

家長在炎夏希望為小朋友降溫,廖嬋麗醫師建議可以採取溫水擦身法。「將毛巾在略高於體溫的溫水中浸濕,再為小朋友擦拭全身,使皮膚之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以利散熱。此外,讓小朋友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蓮藕及綠豆等,亦有助解暑降溫。」

以下介紹2款簡單易製的飲品,適合夏天常備家中飲用:

+4

銀菊飲:

材料:金銀花5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冰糖30克(可按喜好加減)

做法:1)先將金銀花、菊花、甘草用水輕輕沖洗。2)加入1200毫升清水於鍋中,並放入洗淨材料。3)大火煮滾後,加入冰糖煮溶,熄火焗15分鐘。4)放至常溫後,隔起渣滓即成。

功效:金銀花具抗炎及散熱作用;菊花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作用;甘草具補中益氣、祛痰止咳、清熱解毒之效,更可調和金銀花寒涼之性。總括而言,此飲品有清熱消暑、生津解毒之效。注意:適量飲用,蠶豆症、陽虛、氣虛者及肝腎病患者不宜。可放於雪櫃保存,建議3天內飲用。

冬瓜薏米水

材料:冬瓜600克、生熟薏米各60克、片糖1片。

做法:1)先將所有材料洗淨,生熟薏米用清水浸15分鐘。2)冬瓜去皮切粒。3)加入1500毫升清水於鍋中,並放入所有材料。4)大火煮滾10分鐘,轉中小火再煮40分鐘即成

功效:冬瓜有清熱生津的功效;生薏米清熱袪濕作用較強,熟薏米能補脾止瀉。總括而言,此飲品有清熱消暑、健脾袪濕之效。注意:適量飲用,脾胃虛寒者慎用。可放於雪櫃保存,建議3天內飲用。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情可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康河中醫診所 註冊中醫師廖嬋麗醫師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