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女童疑患強迫症有嚴重潔癖母親忽略警號心理學家建議快求助

撰文:阿言 螢火蟲
出版:更新:

心小姐(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經常接觸多個兒童個案,並以心理學角度為他們解憂。她接觸個案當中,一名懷疑患有強迫症的女童有嚴重潔癖,但其母親忽略女兒發出的警號,缺乏支援意識,令心小姐擔憂不已,建立家長儘早向精神科醫生求助。
(資料授權:心小姐 - 香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英國特許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

Fay剛讀完中二,她的媽媽表示Fay有嚴重的強迫症症狀,想向心小姐諮詢支援方案。可是,Fay媽媽輪候幾個星期後,孤身與心小姐面見時說的第一句話竟是:「Fay依家好似好返好多,應該無乜事啦!」心小姐心想,難道Fay在幾星期內迅速康復了?強迫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一般深受強迫思維或行為所困擾,不是一個容易脫身的精神問題。心小姐放不下心,便向媽媽了解詳情……

媽媽透露女童狀況 拒絕與人招呼、聊天

媽媽回答心小姐的提問時,不時欲言又止,感覺她只分享了Fay的部分狀況。Fay從小已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有條理,但固執的女生。她拒絕與人打招呼,亦堅持不和陌生人講話。無論爸媽怎樣勸她,她都不肯向大廈的管理員問好,連海關人員問她姓名也不肯回答,因此製造了不少誤會和麻煩。

此外,Fay懼怕轉變,亦難以適應新的環境。每次轉校均讓她非常不安,情緒困擾持續一段長時間。她升上中學首三個月的情況尤其嚴重,每天在家裡躺在地上大哭大嚷,不肯上學。

媽媽意識到女兒問題卻只認為「只是無禮貌」

聽到這裡,心小姐意識到Fay可能有社交溝通障礙或自閉症的症狀。她想知道媽媽對女兒的困難的意識,便問她:「你對Fay嘅社交溝通同情緒控制能力有乜睇法?」

媽媽當刻的表情和她說的話並不一致。她帶點慌張地回答:「我唔擔心… 因為我細個嗰時啲社交溝通能力仲差過Fay,但係我都捱得過。佢應該只係無禮貌,無乜問題嘅!」

心小姐見過不少家長有類似的掙扎。他們知道子女有問題,卻希望子女沒有問題。他們會詢問心小姐的意見,卻對孩子的情況輕描淡寫,為孩子的困難找外在原因,嘗試說服自己和心小姐,盼望她告訴他們孩子沒大礙……

photoAC

發現女童強迫症於升中後惡化

心小姐繼續了解Fay的狀況,發現她的強迫症症狀在升中後一直惡化,直到六月考試期間最為嚴重。她的強迫思維和行為圍繞「潔癖/怕髒」,包括:

1.每天放學後需要向書包及裏面的東西噴大量消毒液,讓物品濕透才能安心。

2.因為害怕餐廳和送遞員不夠衛生,全家必須在家用餐,亦不可以吃外賣。

3.Fay的睡房只有她能進入。她擔心家中其他地方不清潔,所以不允許自己除了腳以外的身體部位碰到任何東西。吃飯時全程蹲在椅子上,不能坐下。

4.每天洗澡時間為3小時以上,需要重複洗頭和手起碼10次,才感覺乾淨。她幾天便用完一支沐浴液,過分的沖刷使皮膚發紅。

5.Fay只肯使用家中的洗手間,因此在學校或街上她會忍著不上廁所,儘量不喝水。為了能盡快回家如廁,她放棄了學校所有課後活動……

心小姐越聽越不對勁,深知Fay的強迫症症狀已經顯著地影響她的生活和健康,不可再輕視!媽媽卻說:「而家就嚟放暑假,Fay強迫症嘅情況好咗啲。沖涼大概兩個鐘,出去玩一日佢都忍到唔去廁所,所以我唔知佢仲使唔使支援。」

女童每天洗澡約3小時(photoAC)

媽媽缺乏支援意識 心理治療師認為意態嚴重

心小姐當時內心焦急萬分,十分擔憂Fay的情況。她支援過有強迫症的學生,他們大多有未被關注的心理困難,或曾經歷過多的壓力。研究亦顯示,有自閉症的人患強迫逼症的機會較常人高。

同一時間,她被Fay媽媽把問題過分合理化,缺乏支援意識的狀態驚到。心小姐希望能說動她正視問題,並給她明確的支援方向。

她懇切地與Fay媽媽分享:「心理學家了解學生情緒問題嘅時候,會客觀咁評估佢哋嘅症狀嘅嚴重程度,而唔係同佢哋之前嘅情況,或者其他人嘅情況比較。雖然最近Fay嘅問題有改善,但係佢啲社交適應困難,同埋強迫症症狀仲係明顯,我建議盡快俾適切嘅支援佢!如果唔係,係佢壓力大啲嘅時候,症狀好容易嚴重返。而家最重要嘅第一步,係搵精神科醫生幫Fay做準確同詳細嘅評估,搵出佢壓力嘅來源,之後先可以對症下藥,提供適當嘅心理和藥物治療,長遠改善佢嘅情況!」

心小姐費盡唇舌,落力地向Fay媽媽解釋專業評估和及早支援的重要性。另外,她也給了Fay媽媽一些針對強迫症的情緒輔導策略,以及增強Fay社交適應能力的方法。

看著媽媽半信半疑的眼神,心小姐不肯定她有把我的話聽進去,但起碼她肯把心小姐寫下的重點帶回家,也說聊完之後輕鬆了一點。心小姐目送她離開,心中默默祈願Fay能儘快接受到她需要的評估和支援。

《本文獲心小姐 - 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授權轉載》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阿女嘅強逼症好返好多…」每天洗澡幾小時的潔癖女生】

作者簡介:香港註冊教育心理學家,英國特許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曾於兩地的頂尖大學接受教育。

筆者希望透過分享在學校和診所工作的點滴,提升大眾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及精神病的學童的關注。

註冊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心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