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儀:幸福育兒】小朋友興趣隨著年齡轉變 不宜太早下定論

撰文:糰子
出版:更新:

話說約六年前,朋友介紹他兒子游泳教練倫哥哥給我們認識。朋友坦言:論技巧,這位教練未必最好;但論嚴格、論愛心,他有能力讓小朋友愛上游泳。
本文作者:資深親子及教育顧問鄧明儀

當初因為倫哥哥每小時收$500 ,最多可私教兩個小朋友,所以我安排㦡㦡孖同學仔A作伴,可惜上了第一堂,同學A媽咪說兒子不喜歡教練要他把頭浸落水,所以拒絕上游泳課;於是我再安排兒子孖同學仔B上第二堂,說知同學B媽咪說兒子嫌池水太凍(當時五月份在室內恆溫池學習);最後去到第三堂,㦡㦡已學會游泳。然後這些年,㦡㦡一步一腳印跟倫哥哥習水多年後,近年再跟隨「飛魚」麥浩麟哥哥習泳並考入泳隊,每周風雨不改操水三天,到日前終在全港公開水運會中首奪金。

關於興趣,常收到家長私訊問:「如何找到及培養孩子的興趣?」「又如何盡早發掘小朋友的潛能?」我說:「孩子喜歡的,就順其自然的讓他一頭栽進去,人做自己喜歡的事便會成功。」然而小朋友的興趣會隨著年齡而不斷在變,不宜太早或太急下定論!為人父母的我們,只須在旁陪伴與鼓勵,不出手幫忙、不給予批評,沒有「對與錯」、没有「行或不行」,用最原始的方法尊重孩子最原生的興趣及潛能,並靜靜地退後一步觀察及欣賞。

以㦡㦡為例,Year 1 前的他是零興趣班,砌砌Lego、摺摺紙、拼拼圖,統統都是讓孩子留白的珍貴時光;Year 1 開始,他主動先後提出想學習游水、圍棋、國際象棋,以及參加香港兒童合唱團,及至近年更愛上鋼琴及羽毛球,全部都是他最喜愛,沒有之一。期間不停的練習及不同的比賽,輸贏與獎牌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分百出於樂趣及享受的持之以恆。

可好友卻說:「出面競爭好激烈,既然知道孩子的強項,就應該幫孩子篩選興趣,然後集中操練,才會有明顯的進步⋯⋯」我並不完全同意!曾有研究員花了很長時間追蹤兩批小運動員,一批是打從三、四歲便挑選一項運動,並從小重點培訓;另一批任由孩子玩不同類型的運動,及至11、12歲,才挑選其最有興趣的項目加以鍛煉,結果是後者在運動的成就比前者大。

正如洪蘭教授在《別急著找孩子的興趣》寫道:「父母不必急著去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時機到了,孩子會告訴你。只是當孩子告訴你時,你要能放手讓他去走。人生的路,只要好好走,沒有白走的。真正的興趣自己會出來,就像生命自己會找出路一樣。」說到底,過分的遷就及呵護,會造就一事無成的小朋友;過份的催迫及訓練,卻會把孩子真正的興趣扼殺,家長必須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作者簡介

【幸福育兒:鄧明儀】

資深傳媒及教育工作者

畢業於浸會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晴報》助理總編輯及有線寬頻新媒體發展部總經理。除了擁有超過 28年的資深傳媒工作及管理經驗外,曾採訪了數以千計名人,並出版30多本勵志書籍。

在教育領域,她是親子平台創始人、著名親子專欄作家、大學兼職講師,並於2017/2018榮獲香港市務學會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視兒子為平生唯一的傑作,認為每個孩子都值得快樂成長,相信每個家長都可以幸福育兒。

本文轉載自Facebook專頁「鄧明儀」,原題為「我說的其實是一個堅持的小故事」

點擊即睇「新手爸媽懷孕育兒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