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女共居|2個異性戀女生結伴渡餘生 解綁性與愛反比戀人更親密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全女共居」作為一股潮流正在興起,它意味着一部分女性,不依靠婚姻和血緣,而是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為家人,長久而親密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一条聯繫了3組「共居」女性,她們有人從網絡好友,逐漸結成新型PLP關係(柏拉圖式生活伴侶),有人與47位女生共居30天,同吃同喝,暢聊私密話題,還有人在城市郊區長租一棟別墅,用嚴謹的表格和公約精神,來讓陌生女性擁有遮風避雨的屋瓦。(點擊放大瀏覽)▼▼▼

+21

自述:啵啵茶、夏夏、樂樂、一一 編輯:劉亞萌(一条)

01 兩個女孩組成家庭 柏拉圖式生活伴侶(PLP)

啵啵茶和夏夏,均為90後
共居半年,加拿大

我們兩個現在是處於柏拉圖式生活伴侶(PLP, Plantonic Life Partnership)的關係中,PLP在加拿大也算是一個新鮮事物,它是指兩個人結成伴侶關係,但這種關係的基礎不是浪漫愛(愛情)或性關係。

有一部日劇叫做《無法相戀的人》,裏面講的是一對無性戀的男女,組成了家庭,他們對任何性別的人都感受不到吸引力,但是可以結成親密的生活同盟,算是東亞社會裏比較貼近PLP的描述。PLP並不限定性別,可以是兩個同性好友,也可以是異性好友來組成。我們兩個人之前也各自談過戀愛,有過男朋友。PLP與友情的根本區別,就是它的「承諾性質」。

假如兩個好朋友合租的話,大家會預期這個合租是暫時的,最終他們會各自結婚,搬出去。但是PLP關係,往往是以同居(長久在一起生活)為最終目標,有時候,愛情關係甚至是要為PLP關係讓步。所以我們倆如果遇到矛盾的話,不會隨便就想要放棄這段關係,而是會抱着想要繼續下去的心態,共同經營。但同時它也是一個開放式關係,如果一方想要與其他人約會戀愛,也是沒問題的,當然這也是我們自己之間約定的,不一定代表所有願意實踐這種關係的人。

我們兩個最開始因為興趣愛好相近成為網友,因為同城就慢慢多了很多線下接觸的機會,時間久了就發現彼此非常合拍。當時啵啵茶先從兩個新加坡女孩寫的文章裏學到了PLP這個概念,之後就冒出了想要和夏夏嘗試一下的想法。我們倆在這個事情上一拍即合,是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不婚主義者,更不想要生小孩,但我們都還是希望可以找一個生活上的伴侶,互相陪伴。如今我們倆共同生活了半年時間,對這段關係挺滿意的。

我們兩個都是居家工作,有各自的卧室和工作台,能保證獨立的空間。在家務和生活習慣上,也是一個慢慢磨合的過程。比如我們兩個做家務的模式是不一樣的,啵啵茶上班期間出來倒個水,發現地上有點髒,可能順手就把那一塊給擦了,但是夏夏是會特定找出來一天的時間,一口氣做很多家務。後來的一個協調就是,啵啵茶隨手做一些打掃,負責一些客廳和角落,那夏夏可以多負責廚房,它是一個比較好控制的範圍,可以用一整塊的時間來清理。

做飯也是接近於對半分,但我們並不會侷限説,我做了這頓,你必須要做下一頓。通常來説,一個人做主廚,另一個人會過來搭把手,在旁邊切個菜或者收拾一下廚房。我們以前覺得家務就是要平均分配,但後來發現,做到絕對的公正公平是一件挺難的事情,每人每天的狀態不同,有時候多做點,有時候少做點,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關鍵的是建立信任,有一個好的溝通習慣。

其實我們兩個之前都有跟男生同居的經驗。啵啵茶上一次同居的男生,他的家庭是爸爸在外面賺錢,媽媽是家庭主婦,他的潛意識裏可能覺得女性要做得更多一點,所以壓力蠻大的。而且浪漫愛會因為這些小事,一點點被消磨。雖然在PLP關係裏,我們倆是可以跟別人約會的,但是到目前為止,好像都不太有動力去尋找愛情了,兩人確實對浪漫愛的渴求是在下降的。

因為我們在生活上彼此支持,關係也有承諾性質,確實已經獲得了傳統浪漫關係裏的親密感和安全感。而且我們倆工作都挺忙的,業餘有很多活動,重新去約會和認識一個新人,這個過程還蠻累的。在以前,我們似乎更想要體驗多巴胺上腦、心動刺激的浪漫愛感覺,但那也可能就是一個短期的東西,體驗過了就好,並不一定要長久地擁有。對於未來,我們希望繼續和對方把這段PLP關係經營下去,也樂意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一起迎接可能會出現的挑戰。

同場加映:買姑婆屋養老才是人生勝利組!韓女拒為房子結婚 合夥買樓度餘生(點擊放大瀏覽)▼▼▼

+14

02 「終於有一個空間,能讓我肆意曬出漂亮內衣了」

樂樂,95後
與47位女性共居30天,貴州侗寨

「貴州侗寨共居實驗」是由我和另外3個女孩發起的,我們都是數字遊民,是在6月份安徽的一次「7天共居」裏認識的,當時恰巧來的都是女生,感受都特別好,意猶未盡。那我們就想,這種經驗能不能複製?就開始籌劃。我們希望這個「全女共居」不單只是一羣人住着,而是一個讓大家互相鏈接、探索自我的契機,剛好我們團隊裏有個女生是貴州人,她就提議説在侗寨旁邊包一個民宿,來作為共居空間。

整個「共居」為期1個月,最短是7天起訂,最久的住了30天。基本上一週會換一波人,高峯期有20人同住在一起,我們最後統計是總共有47個人參與進來。來的人有數字遊民、Gap期的學生、公務員、暑期放假的老師,還有的職場上班族是請了年假過來的,年齡集中在20-40歲之間。大家主要還是被「全女」這個點吸引過來。有2個40多歲的姐姐,都是單身,職場上都很成功,她們是對女性拼團養老很感興趣,所以就來提前體驗一下。

有100多人報名,我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那後續就制定了一些篩選標準,比如MBTI,會傾向於將E人和I人保持1:1的比例。以及「分享慾望」蠻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來居住,不參與活動,我們也會覺得不合適。所謂的「共居」與「民宿搭子」不一樣,在於我們更加強調這是一個集體生活,需要大家有參與度,比如房間的垃圾是需要自己整理的,公共區域的衞生也會按照抽籤來分配,早餐過後的碗筷需要自己清洗等等。

典型的一天是這樣的。早上起牀,可以參加一場正念的活動,之後一起吃個早餐。接下來是自由活動,有遠程工作需要的朋友,可以在1樓和4樓兩個辦公區進行。想要去周邊侗寨玩一玩的,可以在羣裏發起接龍,一羣人就可以出發了。午飯和晚飯基本上是訂餐。民宿距離鎮上有1公里,我們就把一些餐館的聯繫方式記下來,羣裏每個人點一道菜,然後請餐館老闆送過來。也有人喜歡出去散步,三三兩兩走到鎮上,自己找個館子就吃了。有時候大家會一起做飯,這一個月總共有10來次的樣子。

到晚間的時候,我們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茶話會和看電影,是自願參加的。我們組織方的話,一開始會提一些話題討論,比如怎麼看待數字遊民的生活狀態、怎麼去處理母女關係等等。後來漸漸大家會自己發起活動,有個姐姐是學馬伽術(又稱以色列格鬥術)的,她就專門教大家防身術、反擊性騷擾。還有個姐姐是景觀設計師,她會經常需要做一些彙報工作,她就教大家怎麼去做Presentation。

我自己以前住過一些男女共居社區,我的體驗是,一個環境裏有男性進來之後,會讓女生不太自在。而且涉及到一些話題的時候,有些男性的視角和觀點,説實話,確實會有那麼一點掃興。相比較而言,全女性的共居環境,會更加輕鬆、自由,更有安全感。我們洗完澡之後都幾乎是不穿bra的,在晚上夜聊時候,有個女生就説「終於有一個空間,能讓我肆意地曬出自己漂亮的內衣了」。

聊的話題也會更加私密。我們總共有4波人,從第2波開始,大家會不約而同地開啓「性愉悦」這個話題,會分享自己的經歷,對於我來説算是被科普到了。身材焦慮、容貌焦慮也是漸漸被消解的,我們有「誇誇羣」的活動,大家圍坐在一起,集中誇某一個人。我當時沒有參加那個活動,但也日常被誇。因為我臉是圓圓的,肉很多,但她們就會覺得你這個很好看,有膠原蛋白。我的上肢和下肢都很壯,有練拳擊的女生説這就是她們想要的類型。這樣一個月下來,我都有點自我膨脹了,現在覺得雖然我眼睛小,但也挺好看的。

在這個羣體裏,你會越來越認可自己,越來越接受自己,很妙的一個轉變。而且後來我發現,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很少有女生化妝,大家都是很真實地面對彼此。有些城市裏獨居的女性,來這裏體驗到一個情感密度很高的狀態,大家是有興奮感的,會捨不得。我們之後也會在別的城市裏籌劃類似的項目,希望有更多的姐妹能體驗到這種生活。

同場加映:自小居無定所 24歲女生用1萬首期給自己一個家 為供樓日洗10蚊(點擊放大瀏覽)▼▼▼

+19

03 南京郊區的「全女版老友記」

一一,90後
8個女孩一起共居2個半月,南京

我是湖北人,其實已經在成都定居了,周圍也有一些好朋友,但是同一個屋檐下的「全女共居」,一直是我未來想要的生活方式。共居與合租的不同在於,它不只是尋找一起租房的室友,更是在尋找理念一致,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女性朋友,組成「居住聯盟」,是近似於「家庭」的單位。

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我在網上與飯飯和阿桐相識,發現她們也有這種想法,而且跟我一樣,她倆也是不打算結婚。那我覺得,與其讓「女性共居」作為一個概念停留在腦海,不如先去實踐一下。她們兩個人在江蘇,其中阿桐還在南京上大學,那我就飛到南京。我們在江寧區找到一棟別墅,簽了3年的租期。它最多能住下6個人,公共空間很大,適合舉辦「家庭活動」,我們進行了改造,同時開啓對外招募。

別墅位置距離市中心有點遠,比較適合自由職業者,或者考研的人,我們對入住者的要求很簡單:生理和心理性別為女性,且不帶男性回家。接着就會約候選者見面,看看房子,這個過程裏聊聊天,也能迅速感知到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一般來説,有邊界感,且不厭女,我們都會很歡迎。2個多月以來,總共有8個人住進來,有一些是短住的,現在長住的總共是4個女生。

因為「共居」涉及到的面向非常具體:誰買菜、誰做飯?公共空間衞生怎麼維護?費用上怎麼分攤?家電維修誰來找人……這些細枝末節,是最容易起摩擦的,需要有明確的規則。拿做飯來説,一開始我們自己做,我和飯飯比較擅長,這就導致我倆每天至少要花2-3個小時在買菜、洗菜、烹飪上面,無限循環,真的很令人崩潰。那我們就集體商議,請一個做飯阿姨,每天3個小時,幫我們做好午飯、清洗碗筷、整理晚飯食材,以及做一些公共區域的打掃。這樣算下來,購買食材、請阿姨、外出就餐的費用加一起,每人每週平攤下來300元左右。另外還有一些家務,是成員們必須要分攤的,比如做早餐、食材採購、制定菜譜,每週輪換。

財務上面,我們每週會有一個備用金(好處是採購人不用自己墊錢),每筆花費都會被詳細記錄,週日的「家庭會議」上,大家對對賬,同時計劃下週要買的東西。最近我們在小區裏撿到了一隻小奶貓,真的跟養個孩子一樣,每天夜裏要起來給它餵奶。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是很深切地體會到以往我們所説的「隱形的家務」量有多大,以及認可他人的勞動價值,這件事情是多麼重要。

全女共居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更加安全。你忘記帶鑰匙了有人給你開門,夜晚點外賣也不會心慌,而且遇到與物業房東掰扯的事情,你有身邊的姐妹支持你,大家羣策羣力,有更強的心理抵禦能力。除此之外,快樂是加倍的,我們簡直就是「全女版的老友記」。我們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話題,會一起打遊戲,晚上9:30的時候一起跳健身操。有一個姐妹帶來投影儀,我們會一起看電影。有一次兩個姐妹腸胃炎了,我們一羣人把她倆送到附近醫院,租了輪椅推着走,又心酸又好笑。

暑期的時候,有一位高校的女老師來這裏,住了大半個月,她本來是獨居的狀態,但是大家相處地很融洽。之後她回到所在城市,可能也是受我們影響和鼓勵,現在開始有了合租的姐妹了。我是很希望能將這個「全女共居」模式複製下去。因為這次的招募,有很多姐妹入羣,那麼我們就把這個羣做成線上社區,在同一個城市的有共居需求的姐妹,可以自己組隊,然後找到房子。

比如單親媽媽們可以共居、夜貓子共居、寵物人共居……我們也會在羣裏分享已有的共居經驗,遇到問題怎麼去解決,幫助大家形成一個有效的溝通機制。最理想的情況,是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有一棟一棟的女性共居空間,然後鬆散地分佈在城市裏,無論你是剛踏入社會的學生,還是生活困難的單親媽媽,都能找到遮風避雨之所。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播客《有理放肆》。感謝出圈研究所、她鄉和播客《噢!媽媽》,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