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症|周杰倫疑因驚恐症致心臟不適 三成因要知 入隧道會發病?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亞洲天王周杰倫日前在社交平台披露,自己心臟、呼吸出現不適,且有手麻情況出現,他憂慮病情或與驚恐症有關。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指,驚恐症的確並不止影響心理精神狀態,病情甚至可影響生理層面,令身體出現明顯症狀。而當患者身處其中一類環境時,更會容易觸發病情。

周杰倫在社交平台上載了一張正在接受靜脈注射的照片,引起不少粉絲擔心。(周杰倫IG)

周杰倫心臟、呼吸皆不適

周杰倫周四(4月7日)在社交平台上載了一張正在接受靜脈注射的手部照片,並留言表示:「不知道是恐慌症(驚恐症),還是心臟引起呼吸、手麻,有醫生可以給我意見嗎?」,估計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事後,周杰倫太太昆凌在社交平台回應指:「(丈夫)一切沒事唷,謝謝大家關心啦」。周杰倫的公司亦有回應:「這兩天他(周杰倫)呼吸有比較不順暢,醫生打個針讓他放鬆一下,現在沒事了,謝謝大家的關心。」

周杰倫的病情疑與驚恐症有關。(周杰倫IG)

驚恐症症狀突如其來 10分鐘可達高峰

雖然暫未確定周杰倫的病情是否與驚恐症有關,但驚恐症事實上的確可導致患者身體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速及手腳麻痺等症狀。

據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介紹指,一般情況下,當人遇到危險情況時,例如家中起火,都會逃跑及有害怕的反應,這是源於人面對外界壓力時,身體會作出正常的生理反應,如呼吸急促及心跳等,此生理反應名為「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 response),身體似是響起警鐘般應對危機。

可是,有些人會在不明原由下突然極度驚慌,不斷出現「恐慌突襲」,「恐慌突襲」指當人在安全及沒有外來誘因的情況下,突如其來出現緊張的症狀,似是身體警鐘誤鳴。而這些徵狀來得非常突然,通常在短短10分鐘內達到高峰點,這些情況其實是情緒病的一種——「驚恐症」。

▼同場加映,可影響情緒的營養素(按圖👇👇👇)

+28

相關文章:【維他命】情緒低落常發脾氣易抑鬱?或跟缺乏這9種維生素有關

密閉空間易觸發病情

據沈君豪醫生表示,驚恐症病人隨時會有「恐慌突襲」,尤其在密閉的空間,例如在隧道內,曾有患者在駕車駛進隧道後遇上塞車,隧道內密閉的環境卻引發他的「恐慌突襲」,當時他非常害怕、無法呼吸及心跳加促,甚至要下車求助,去救護站休息。一般而言,驚恐症的症狀還包括:

.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
.手心冒汗
.手震
.心胸翳悶
.肚痛肚瀉
.手腳麻痺
.時冷時熱
.頭痛等

在密閉的空間,例如在隧道內,較常見引發「恐慌突襲」。(西隧官網)

驚恐症三大成因

驚恐症病發率為2-6%,男女病發率比例大概為1:2,第一次病發期通常出現於青少年至30歲。「驚恐症」有多種原因,包括:

▼驚恐症與遺傳有關?還有什麼成因?(按圖 👇👇👇)

+3

1. 遺傳

遺傳是「驚恐症」主要的病因,有研究指高達三分一的驚恐症患者會有一位家庭成員亦患有此病。

2. 環境

與童年時傷痛的經歷,以及父母本身的焦慮表現有關。

3. 生理

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腦部所產生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生理反應在不明原因及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出現,錯誤地詮釋身體信號令患者誤以為生命有威脅,例如心跳加速誤認為有心臟病、呼吸急促為窒息,或誤以為自己情緒失控等。

*若以上情況惡性循環會使情緒惡化,情況嚴重至呼吸急速的話,會導致身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過低,而引起其他病徵,例如手腳及嘴唇有麻痺及針刺的感覺、頭暈眼花及頭痛。

情緒問題在香港越來越普遍,醫管局的資料就顯示目前香港抑鬱症患者估計有高達30萬。(christopher lemercier/unsplash)

藥物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沈君豪醫生指,藥物及心理治療是有助於紓緩病徵及減低病發的風險,通過適當的治療,驚恐症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藥物治療

驚恐症病發是由於腦內的血清素失衡,導致緊張的反應機制不能運作正常。因此醫生會使用調節大腦血清素的藥物以控制病情,病人的情況大約於4至6星期後會有所改善。

心理治療

沈君豪醫生指,認知行為治療是驚恐症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當中大約分兩大部分:

首先是健康心理資訊講解,讓病人對驚恐症有更多了解及認識,包括其成因及病發情況等,有助消除他們對病徵有負面的觀感及焦慮,以及對驚恐症的誤解。

然後,醫生會指導病人在病徵出現時如何處理及面對生理上的不適,如肌肉放鬆的方法及呼吸的控制,以及處理對身體症狀的思想陷阱。驚恐症的病人在面對身體不適反應的時候,容易會產生負面的假設,例如當患者心跳加速時,便會假設心臟出毛病、會負荷不了,甚至以為快將休克、窒息,以及將要死亡等後果,此時醫生會引導病人,為這些思想作出認知分析及重建,嘗試替自己的思想找證據。

此外,身體感覺暴露治療 (interoceptive exposure)亦是醫治驚恐症的重要部份,醫生會和病人一起經歷他們最害怕的身體感覺或症狀,然後加以分析及重整對這些症狀的既有觀念,這也是認知行為治療內的元素之一。

精神科專科醫生沈君豪(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抑鬱症】憂悲過度氣鬱傷內臟  5個穴位穩定情緒紓緩心悸失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