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影評】重拾變形金剛最初的感動 以機械人喻美國80年代

撰文:白色豆腐蛋糕
出版:更新:

作為《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首部外傳電影,《大黃蜂》(Bumblebee)將時空拉至1987年,告知我們這群觀眾,大黃蜂為何要比其他博派機械人提早來到地球,他又為何無法發聲,僅能透過電台播放的歌曲幫自己講話,我們以往只看到「大黃蜂」的單純可愛,卻也忘記了,「大黃蜂」肩負着重要使命,卻也是一名可憐,無人照料的小小英雄。

孤獨的人遇上孤獨的機械人。(劇照)

《大黃蜂》的情感力道豐富,這也就是讓這部電影如此好看的原因,我們以往能看到柯柏文的驍勇善戰,麥加登的狠毒,鐵皮的忠心耿耿,提到大黃蜂,僅誇他可愛,卻都沒有深刻去挖掘這號人物的真實心靈,這麼多年以來,他的單純以及溫柔,讓他永遠像個孩子一樣,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Travis Knight將他的造型回歸到早期的福士甲蟲車,讓我們看到大黃蜂最原始的一面。

大黃蜂回歸到早期的甲蟲車造型。(劇照)

大黃蜂看似輔助,真正的主角是整個大時代,80年代似乎總是孤獨的年代,即便美國發展快速,經濟起飛,躍升為世界霸主,卻有許多人忘了最初的自己,利益與流行文化擺在最前面,追趕不上的人,只能在原地孤獨,女主角Charlie Watson(Hailee Steinfeld飾演)個性就像個小男孩,喜歡穿着「The Smiths」或是「Metallica」等搖滾樂團的衣服,喜歡修車,個性封閉,明明是個漂亮的女孩,卻總是交不到朋友,Travis Knight在《大黃蜂》中刻意致敬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一如當年J. J. 艾布斯(J. J. Abrams)的《S8驚世檔案》(Super 8),或是近期大紅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困頓不被普羅大眾接受的怪小孩,經歷一連串科幻冒險,反而尋找到此生最愛的摯友,也找到自己。

戲中Charlie Watson與大黃蜂的真摰友情感動人心。(劇照)

這就是《大黃蜂》的感人之處,雖然些許細節力有未逮,不過《大黃蜂》的革新倒是找回這系列該有的初心,沒有性感的俊男美女,沒有疲勞轟炸的軍事演練,更沒有不知所云的低級笑話,還原系列電影最該有的模樣,《變形金剛》首集雖好,但後來淪為原任導演Michael Bay的爆炸秀,看了也疲累,還不如《大黃蜂》的純粹。

《大黃蜂》文戲打戲同樣精彩!點圖欣賞更多劇照▼

+8

不過我仍喜歡那種孤獨而後找到真愛的氛圍,闡述了青春應該有的樣子,因為《大黃蜂》出乎意料的感人,才能夠讓人重新愛上這部電影,卻也不免思考,這樣重疊於青春復古電影的套路,不知能玩多久,如果之後《變形金剛》或是《大黃蜂》都要延續,恐怕都得再度思考系列走向了。

【本文獲「白色豆腐蛋糕」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