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林世雄認部份上班族出行時間模式難改 料不會三隧齊塞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政府將在8月收回西隧專營權後,實施三隧分流首階段的「633」方案,隨後會在第二階段實施不同時間不同收費方案。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25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預料第二階段實施後,可減少一成車流,有信心不會「三隧齊塞」,但他指不少市民有「剛性需求」,難以改變出行模式,期望新收費能為彈性上班人士提供誘因,延遲出門,以縮短塞車的時間。

▼「三隧分流」新方案8.2實施 紅隧3.22情況▼

+16

林世雄早上在港台節目表示,首階段西隧收60元,紅隧、東隧收30元是中途方案,形容在東隧和紅隧的加價比較溫和,讓市民適應新收費安排,並同時減少繁忙時間車流和改變市民出行習慣,早一點或遲一點上班,縮短繁忙時間的時段,減少市面塞車的情況。

他續指,要分兩階段推出三隧分流方案,是因為當局8月收回西隧專營權後,需要更換營運商,亦要配合「易通行」,待營運商、駕駛者都適應後,便會在今年底推出不同時段不同收費,亦即每兩分鐘遞加2元。他預料在第二階段實施後,可減少一成車流,並理順三隧,故有信心不會令到情況惡化,令「三隧齊塞」。

被問到三隧分流研究報告是參考2021年數據,現時疫後復常,西隧的車流量會否較疫情期間高,無容量接收其餘兩隧分流的車輛,林世雄指市民有「剛性需要」,即需求彈性較少,例如9時上班的「打工仔」即使提早出門吃早餐,亦難以避過塞車時間:「有啲我哋叫做flexi-hour,可能都返9點9嘅,變咗呢一類,我哋係提供誘因,令到佢改變出行模式,我哋唔預計所有喺繁忙時段出行嗰啲,都能夠避得到繁忙時段,冇辦法㗎,呢個社會時實上有好多剛性需求。」

運輸及物流局3月22日公布三隧分流新方案。(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對於有聲音要求港府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林世雄則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回應指,難以再在九龍找到策略性地點加建隧道,正着手研究在交椅洲人工島興建,預計2030年落成。他又透露,正探討增加更多「泊車轉乘」地點並調整收費,其中新界西人口達200至300萬,若能在區內的港鐵站提供更多泊車轉乘,將有助紓緩路面交通擠塞情況。

他續指,對限制本港私家車數目持開放態度,將會研究早前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及牌費後的效果,了解限制車輛總數的科學理據,並會平衡本港經濟、人口及用車比率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