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社區治療令 醫生認同探討望正面討論 社協憂反令患者拒求醫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每次發生有精神病患者傷人案件,社會上總會有人重提社區治療令。署理醫衞局局長李夏茵昨(9日)表示,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將會探討在港實行社區治療令的可行性。

不過,早在港府交出的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中,已提到相關社區治療令根本對減少精神病患者入院次數並無明顯幫助。精神科醫生麥永接則認同值得探討,明白到社會擔心措施實施後會有損害病人權益,惟不同病人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望社會可正面討論相關事宜。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則擔心,政府表明研究社區治療令的可能性,或會增現時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壓力,反建議政府增社區支援。

每次發生有精神病患者傷人案件,社會上均會有不少聲音希望重提社區治療令。(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報告指無助減少患者入院次數

署理醫衞局局長李夏茵昨提到十項措施以改善現時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援,當中包括將會探討在港實行社區治療令的可行性。

據不同地方的立法可見,社區治療令分為兩個模式,分別為分流及預防模式。在分流模式下,如患者被判定為需要強制入院,可以以社區治療令替代入院;而在預防模式下,即使患者病情仍未達到符合強制入院準則程度,也會被頒布社區治療令,以防止患者病情惡化。

雖然不少地方都設有社區治療令,惟在港府交出的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中,已提到相關社區治療令根本對減少精神病患者入院次數並無明顯幫助。據牛津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Jorun Rugkåsa的研究,在分析不同地方推行社區治療令的成效後,均指目前結果研究沒有證據表明令患者受益,惟相關治療令卻有道德上的爭議。

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擔心,政府表明研究社區治療令的可能性,或會增現時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壓力。(資料圖片/李恩慈攝)

恐增精神病患者心理壓力 更不想看醫生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擔心,政府表明研究社區治療令的可能性,或會增現時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壓力,令他們不想看醫生。她亦表示,外國實施相關措施時需要有足夠人力資源跟進,才可以確保措施不會出現反效果,質疑香港是否有相關的人力資源。

她補充,有收到不少街坊表示在入阮的過程並不愉快,擔心如真的引入相關措施,可能會令本來想找社工或醫生求助的市民,反而因擔心社區治療令,而拒絕求助,反建議政府與其用資源討論相關立法,不如增加資源在社區支援。

社工丁惟杉同樣憂心,相關措施會令患者不願看醫生,「可能會驚同醫生講多兩句,就會話有社區治療令。」他認為重提社區治療令或更標籤化精神病患者,阻礙了精神病患者求醫,直言相關措施對社會沒有好處,「所有呢啲措施嘅背後就係帶咗個訊息畀市民知,標籤化依班嘅精神病患者好危險,咁係完全無好處。」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資料圖片)

精神科醫生:「有條件釋放」機制有二大盲點

精神科醫生麥永接則表示,在外國如英國及澳洲等都有實施社區治療令,認為相關立法是值得探討,「總要有個時機去傾」。他表示,雖然現時已有「有條件釋放」機制,惟其機制有二大盲點,分別為只限有暴力傾向的病人及該病人必須為入院病人,認為社區治療可填補相關盲點。他強調,實施社區治療令不一定負面,因不同病人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而在適合時間接受治療亦十分重要,「有啲人入院幫到佢,有啲人喺社區幫到佢」,望社會可正面討論相關事宜。

對於有聲音指措施或令患者因而拒絕求醫,他認為,即使在現時的制度下,亦有不少患者會因為擔心被醫生要求入院,故預料措施實施後對病人求醫意願影響不大。不過他表示,明白到社會擔心措施實施後會有損害病人權益,故認同在探討相關議題時要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