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暴雨|渠務署申80億元撥款建雨水排放系統 蓄洪池變公共空間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本港去年9月下了一場世紀暴雨,多區出現嚴重水浸,其中黃大仙、港島東區更是重災區,渠務署署長莫永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自暴雨後至今,各區一直在進行多項小型改善工程,期望在今年雨季前完工;署方今年亦會就七個雨水排放系統項目,包括黃大仙和東區項目,向立法會申請共80億元的撥款。他也指,七個項目中有六個涉蓄洪池,未來將一地多用,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間。

署方亦正檢討《雨水排放系統手冊》的設計雨量參數,以及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及應變隊伍的運作。

▼2023年9月9日 黃大仙中心北館水浸後滿目瘡痍▼

+25

重災區柴灣道迴旋增入水口 黃大仙雨水排放系統上馬

本港2023年9月因世紀暴雨,多區嚴重水浸,其中黃大仙、港島東區更是重災區。渠務署署長莫永昌接受商業電台訪問時表示,自這場世紀暴雨後,各區一直在進行多項小型改善工程,包括在柴灣道迴旋處增建入水口、抽水泵,於翡翠道加建排水管及集水溝,改善龍翔道集水溝等,期望今年雨季前完工。

他續指,今年會就七個雨水排放系統項目,向立法會申請共80億元的撥款。這七個項目中,也包括黃大仙和東區過去一直在規劃階段的雨水排放系統項目。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自暴雨後至今,各區一直在進行多項小型改善工程,期望在今年雨季前完工。(政府新聞處圖片)

▼2023年9月8日早上 黃大仙龍翔道觀塘方向再度水浸▼

+12

雨水排放系統需約5年才能完工 分拆複雜項目以加快落成

莫永昌稱,雨水排放系統的工程涉大規模挖掘,然而,雨水排放系統大多設在鬧市地底,在進行工程的同時要顧及市民出行需要,一般需時約5年才能完工,未來會將複雜項目分拆,以加快設施落成。

他以東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為例,自暴雨後,工程分成兩階段,在進行較短時間內可完成的雨水渠改善後,下階段將增設雨水排放隧道,署方也會在申請撥款的同時進行招標,以短工程設計、採購及施工時間。

▼2023年9月14日 紅雨下環翠邨停車場再度水浸▼

+5

檢討《雨水排放系統手冊》設計雨量參數

此外,他也提到,署方正檢討《雨水排放系統手冊》的設計雨量參數,以及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及應變隊伍的運作,以提升本港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

莫永昌在訪問中都提到,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的七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中,其中六個涉及蓄洪池,將來在黃大仙、九龍城、沙田及西貢等區的蓄洪池,會一地多用,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