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小企模式如何迎戰工業4.0? 專訪管理學大師赫曼.西蒙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談起德國製造,不少人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汽車,其次可能是他們的藥業、機械及電子產品。你可能說不出它們的名字,因德國的東西總是實而不華。然而在工業4.0的潮流下,生產流程須與互聯網結合,方能更有效地監督及提升產量。數碼化及軟件從來不是德國中小企的強項,他們要如何延續實力?政治現況對於中小企模式又帶來什麼影響?
德國大選舉行在即,《香港01》記者訪問了世界級管理學大師、《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作者赫曼.西蒙(Hermann Simon)。 

德國工業推動數碼化,一間生物科技公司的工程師以電腦操作機器。( VCG)

如果你認為Volkswagen、BMW等大車廠撐起了德國經濟,那是不盡不實的,因為99%的德國企業只屬中小企規模,在德語世界裏稱為「Mittelstand」。逾330萬間名不經傳的中小企,才是出口型經濟的脊柱,僱用全國六成的勞動人口,佔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半。

這種中小企模式塑造德國戰後的經濟神話,也成為不少國家的參考對象,要了解這些企業如何運作,不妨到南部巴伐利亞及巴登符騰堡走一走。由萊茵河一帶、到充滿城堡、童話小鎮的「浪漫之路」,都有很多小企業隱身其中。曼海姆應用科學大學管理學教授Winfried Weber專門研究德國中小企,定期帶團與來自中國及韓國的商家走訪隱世企業。「全球五百大企業中,來自德國的只有28間,但領導中型市場的企業,48%是來自德國。」 Weber指,這些中小企往往不在市中心或大都會,反而在山谷、小鎮裏,要找就要去郊區。

誰支撐起德國龐大出口?「隱形冠軍」!

很多德國中小企沒有響亮的名氣,但在各自的範疇成就卓絕,產品達世界級水平。德國管理學大師Hermann Simon在1980年代提出「隱形冠軍」這概念,隱形冠軍標準有三:—,企業在所屬產業的世界排名必須在頭三位;二,營收不得超過50億歐元;三,大眾對它應該很陌生。他早年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提出,隱形冠軍支撐起德國四分一出口,吸引別國的政策制定者及經濟學家爭相研究,希望複製德國的工業成就。

德國相機製造商ARRI是其中一間成功數碼化的「隱形冠軍」。(VCG)

他提出,德國「盛產」隱形冠軍原因眾多。歷史上,德國由多個獨立的邦組成,企業在初創時期要國際化才能繼續成長。地區傳統手藝也是成就隱形冠軍的主要因素,例如黑森林地區擅長鐘錶製造,憑着精密的機械技術,發展出450間醫療技術公司,多數是專門製造手術器材。他又以慕尼黑另一家隱形冠軍ARRI為例。ARRI是一家影視器材製造商,全靠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數學系的專業,順利由底片過度至數碼技術,保住全球市場領導地位。此外,德國獨特的「學徒雙軌制」也對隱形冠軍相當重要,學徒在非學術行業接受實務及理論並重的訓練,他指出,隱形冠軍對於職業訓練的投資,比起一般德國企業多五成,這也是為何德國至今仍有大量中產階級的製造業職位。

延伸閱讀:【談談政.隊隊啤】高科技引擎巴伐利亞 為何讓默克爾又愛又恨?

通用電氣(GE)前行政總裁Jeffrey Immelt曾說過一句話:「昨夜睡覺前你還是一家工業企業,一朝醒來,你已是一家軟件及分析公司。」誰都不會否認德國是世界頂尖的「工程師」,高技術製造業的實力超卓,面對工業4.0來勢洶洶,專家都認為德國若要守着工業工程的領導地位,中小企必須在軟件上加把勁,來配合他們在硬件上的固有優勢。中小企都開始研究如何將機器連接互聯網、雲端系統,並運用大數據來提升產量。目前為止,全球只有0.6%的工業機器連接到互聯網,預計至2020年,大約500億部儀器會接駁互聯網。

多數德國企業家不想賺快錢,他們着迷於建立長遠成功的公司。
Hermann Simon

Hermann Simon德國著名管理學思想家,因提出「隱形冠軍」概念,被稱為隱形冠軍之父。曾在美茵茲大學及比勒費爾德大學的商學院教授,也曾是倫敦商學院、哈佛商學院、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的訪問學者。著作超過30部,最暢銷的包括《隱形冠軍》、《定價制勝》、《利潤至上》等書。他在產品定價領域上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專家。

《隱形冠軍》是Hermann Simon最暢銷的著作之一。

Simon認為,並非每樣產品都能數碼化,但可以數碼化的都逃不過改變的命運。記者問道,那德國中小企是否為工業4.0作好轉型準備?Simon相當樂觀,他說十分為滿分的話平均有八分,他認為只有5至10%的公司會被淘汰,其餘90至95%都有足夠技術轉型。雖然商對客(Business to Consumer,簡稱B2C)產品數碼化「是美國的主場」,德國被遠遠拋離,但德國隱形冠軍在商對商(Business to Business,簡稱B2B)的範疇仍處於領先地位,因B2B產品是針對小眾市場(niche market),供給專門應用的,對於這些貿易額只有十億美元的市場,蘋果這種巨擘不感興趣。舉例說,製造一台引擎所需部件多達2,000件,需深層次知識及專業,牽涉過程亦相當繁複,只要有些微差錯,整台機器也會癱瘓。「若不熟識機械程序,沒可能寫出適合軟件。」憑藉獨到專業,德國隱形冠軍穩住領先優勢。他以無人駕駛技術為例,一般人認為Google或Tesla是領頭羊,但事實上,由2010年至2017年7月有關的專利技術登記,逾五成來自德國,可見德國汽車業在數碼化及創新方面並非落後於人。

全方位了解德國大選2017,即睇專頁。

默克爾出席漢諾威工業博覽,獲贈一個自己的3D打印模型。(VCG)

不願賺快錢的德國企業家

他表示,對於中小企而言,邁向工業4.0最大的困難是人才,機械工程師、軟件工程師與資訊科技人員同樣渴市。與此同時,不少德國中小企都是家族生意,很多公司已傳到第二、三代,誰來繼承是當前一項重大難題,很多公司都正努力轉型,由家族成員轉交專業人員打理。有別中國或美國,大部分德國企業家並不願把公司上市,「多數德國企業家不想賺快錢,他們着迷於建立長遠成功的公司,很多隱形冠軍都希望維持獨立性」,看長線、重視獨立正是德國企業精神的獨特之處。

大選舉行在即,默克爾很大可能連任,Simon直言,她任下的12年,政治穩定絕對是令中小企蓬勃發展的要因,縱使不少人批評其難民政策,但她是穩定的保證,這種穩定性是企業家們珍重的。今屆大選不論聯合政府最終如何組成,他都不預期政治上有重大改變。企業家最渴望新政府改善複雜官僚制度,簡化申請及審批程序。他認為,德國人對默克爾寄予厚望,還因為其外交手腕。「對外貿易是我們的生命線,我們希望她能處理複雜的國際關係,無論是歐洲,還是跟美國與俄羅斯。」

全方位了解德國大選2017,即睇專頁。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想知更多有關德國大選的深度分析,敬請留意9月18日星期一出版的第7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